搜索:

分享到:

提升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太平洋机电年产3万吨涤短线达产

发布时间:2003-09-23

(记者柏松)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首条全国产化年产3万吨涤短生产线迄今已连续运行2个多月。数据表明,该工程成套项目设备运转率达98%,平均日产量102吨;生产的1.56dtex棉短纤维优等品为96%,其中断裂强度达到6.0CN/dtex以上。   

太平洋机电集团从1999年为济南化纤总公司提供首条年产2万吨涤纶生产线,就此开始向大容量后处理设备国产化进军。2000年,在对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消化吸收国外年产3万吨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太平洋机电集团完善了年产3万吨涤纶生产线设备国产化的方案,采用对有关单元机及关键部件的国内先进技术工艺,满足了上海石化公司工艺需求。   

以往,国产最大的涤纶短纤维纺丝机是仿造八十年代引进日本东洋纺日产50吨的纺丝设备,其冷却方式为外环吹式,冷风极难吹透丝束内层,且单位位距由于丝束内外层温差大,使增加产量的可能性小。国产化后,中心吹风能满足一定的吹风速度曲线要求,并使其处于层流状态。它不仅能满足纺丝工艺,还大大地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为大容量纺丝机研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现国产化的整个进程中,针对3万吨以上大容量生产线的关键设备热定型机,太平洋机电集团广泛调研,认真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自行设计开发出新型U型回路加热定型辊,既达到辊体表面升温快匀,又保证牵伸纤维质量。由于摈弃常规虹吸管结构,解决了断裂及堵塞的老大难,使辊体表温超出常规辊温20℃,更适应新品开发。U型回路加热技术大大改善对丝束的牵伸加热及定型效果,适应多纤维品种的开发,这是关键技术的创新。控制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有效地实现大功率、多单元传动系统的精确和高速的数据采集。整系统为全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面对化纤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国内竞争加剧的状态,太平洋机电集团利用集团优势,积极探索、自主开发,成功地完成首条浙江振邦化纤公司3万吨涤短工程项目国产化之后,又与江苏新苏化纤有限公司合作,并总投资5.6亿元的日产4×100吨涤纶短纤维工程项目亦已正式启动,这项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管理、高标准施工的生产线,对打破大容量短纤生产设备长期被外商垄断的格局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