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分享到:

长岭纺电:利剑出鞘向长天

发布时间:2011-03-29

胡晓燕

    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是残酷的,每一个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的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看家武器。作为代表中国纺织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长岭纺电,多年来一直秉承着"高技术、高质量、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他们挥舞着这三把利剑,迈向了卓越之道。2003年,长岭纺电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经营任务,工业总产值、产品总值、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4.6%、32.4%、25.9%,创历史最好水平。如今的长岭纺电,己不仅仅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且致力于中国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为纺织企业不断发展提供优质装备。
    他们是如何狠抓创新、质量和服务,挥舞着这三把利剑驰骋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历经20余年的发展而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高精度纺织电子产品供应商,产品遍布国内2000多家用户,并已批量出口东南亚巴基斯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
探踪溯源,我们相信,长岭纺电的成长历程对我国纺机行业的发展有不少启示。
创新:企业发展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强大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竭源泉,也是任何一个想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的企业之灵魂。长岭纺电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痛苦裂变中,逐渐明白了如果不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和管理创新,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长岭纺电立足科技创新,坚持"持续发展,锐意创新"的研发方针,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起步产品亮相市场,到90年代采用数字处理技术推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向市场;从配普通络筒机电子清纱器的研发到采用镶嵌技术与主机厂联合开发的配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的推出;从1983年推出打破国外垄断的第一代国产YG131电容式千均匀度仪的问世,到2002年跟踪世界先进水平采用最新研发技术推出的第三代YGl36条干仪的供不应求,长岭纺电在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实现了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为纺织行业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其陆续推出的清花自调匀整装置、在线条干仪、喷气织机电控箱等高科技产品,不管从技术含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纱线牵引装置、倍力式薄膜气缸"等10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长岭纺电创新理念的成功,得益于人才战略和合作竞争战略。在改造传统产业和高新科技产品的探索实践中,长岭纺电培育了一支100余人的知识化、专业化、年青化的科研开发队伍,培养了4名国家级专家和7096以上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其中有两人获纺织科技桑麻奖殊荣。
    在日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实施合作竞争战略,已成为长岭纺电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他们成功走出了一条"行业协作,产、学、研联合,实现共赢发展"的道路,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单位签定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新产品,以变应变,开拓市场,从而实现1十1>2的目标,科技投入已由最初占销售额的7%上升到10%,高新技术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40%,科技成果转换率达95%,形成了以企业中心的创新体系。
质量:企业生存的基石
    在长岭纺电,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件小事:在国内的一次大型纺机展中,长岭纺电的展台前人头攒动。这时从远处匆匆走来三人,其中一人手提一只大红色塑料桶直奔长岭纺电展台。原来这是河北某厂厂长一行慕名前来购买干条仪,为安全起见而将数十万元现金放在桶内。该厂厂长对长岭纺电高质量的产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看着长岭展出的样机及众多的参观者,说:"我们就要这台,现金购货。"该台样机在展期结束后即被发往该厂。
    质量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对这一点,长岭纺电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他们一直沿用国家军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军品中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的工作态度来进行纺电产品的研制生产,1994年首次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西北地区最早通过的企业,2003年又一次性通过IS09001:2000质量体系换版认证。
    长岭纺电将全面的质量管理定位在全新的层次,其"高质量观"体现在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他们从原材料购进入手,建立健全供应商评聘制度,严格对所有入厂器件100%检验,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实行质量索赔等措施,把劣质器件拒之门外。生产环节方面,在快速的生产流程中形成了自检、互检、专检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即产品检验分解到每道工序,实行操作工自检、上下道工序互检、公司检验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办法,确保产品质量。从项目研发,到生产和服务,长岭纺电严格按照市场调研、方案论证、初样设计、用户试验例行试验、正样、产品定型、批量生产等程序实施,以保证每一阶段的设计质量。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质量奖惩制度,对质量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抓关键环节,辐射整个系统。
    企业产品生产售出之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一般是通过返修赔偿等手段来弥补,可这时候造成的损失已经难以挽回。长岭纺电为早期剔除不良品,保证整机的可靠性,所有产品整机调试完成后,均需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老练试验,使整个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尽量避免以往出现问题的盖棺定论,而转变为事先预测的动态管理。这就需要完善质量控制手段,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为每部机器建立质量档案,来记录产品生产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包括元器件预加、零部件装配调试、单元电路状态、技术指标、生产人员、检验人员代码等,责任到人,便于追索。
    "用户永远是对的",是长岭纺电人始终追求的目标和准绳。严格的管理,高度的质量意识,贯彻在长岭纺电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长岭纺电产品的开箱合格率达到98%以上,用户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服务:企业壮大的关键
    追求用户第一,满足用户需求,长岭纺电为此会经常做别人看来的"傻事"。内蒙某公司需要购进一台电清与其村田N07-H自动络筒机配套,他们提出的要求是:DQSS一5宽槽30锭,供货期30天。30锭槽板属于非标准配置,设计文件中并无此种规格。要完成仅此一单的合同,长岭纺电从合同评审、计划安排、设计文件、物资采购、安装调试等有将近20个环节需要全面跟踪用户需求予以修改,为此长岭纺电将会付出很高的成本,但长岭纺电本着客户的需求就是自己最高的标准,予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正如长岭纺电产品的"高质量"、"高技术"一样,长岭用"亲切、快速、高效"为用户服务。长岭纺电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和遍及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售后服务体系,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实施业绩定位淘汰制,有力保证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诚信为本,用户百分百满意",使长岭纺电在立足国内市场赢得广大用户信赖的同时,也成为国际同行业关注的焦点。
    长岭纺电有健全的服务网络,他们在广州、武汉等城市设立了十多个销售技术服务维修中心,设置了用户投诉热线.时刻准备为广大用户排忧解难。他们还建立了快速反应的考核机制和详细的销售服务规章,以及销售技术服务档案.将优质服务和用户投诉纳入工作考核,不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推行"用户满意工程",实行定人定片服务,规定返厂维修器件3日之内修复,创工业品售后服务之先河。
为确保服务质量,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长岭纺电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肯吃苦耐劳的销售队伍和技术精湛的技术服务队伍,他们中有从事纺电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师,有担任过整机调试的高级技工,所有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长岭纺电有一支由国家级专家、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培训队伍,每年投资近百万元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和新产品介绍会.手把手传授.面对面交流,为广大新老用户服务,定期出版《长岭纺电通讯》来介绍新产品的使用及维护方法,这都是"用户满意工程"的重要内容。
 付出终有回报,长岭纺电的市场份额日渐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企业80%以上是长岭纺电的客户。优质的产品再加上优质的服务,使得江苏江阴某公司放弃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其他品牌,转而选购了长岭纺电40多套电清.今年又签订了后续的定货合同。这是长岭纺电凭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开拓的干劲,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江苏江阴市场打开缺口,站稳脚跟的回报。类似的例子还有全国著名的某大型纺织企业,2001年该公司试用了长岭纺电两台DQSS-4A电清后,长岭纺电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该集团在后续的技改中毅然将原安装电清拆除,选择了长岭纺电电清产品,仅2002、2003年和长岭纺电就实现合同金额近千万元。
   长岭纺电的成功昭示了一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之路,给国内追求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金量和国际竞争力的纺机企业提供了典范。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不能丝毫大意,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长岭纺电充满信心。正如长岭纺电总经理薛冬泉所言:要以不断的努力和追求,做优、做大、做强,进一步树立和创造品牌优势,做"世界的长岭纺电",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竞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行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