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东岸首次参展,收获颇多
- [新闻]-->国际纺机盛会传递复苏信心
- [新闻]-->徐文英: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产品]-->捻线机配件
- [产品]-->清花机配件
- [产品]-->细纱机配件
产品推荐
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东岸纺配
- 邮 箱:yanbangxiang@163.com
- 地 址:浙江省温岭市新河机械工业区
- 电 话:0576-86198619
- 传 真:0576-86198989
- 网 址:http://www.dafp.com.cn
新疆棉纺织业待破瓶颈及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0-02-26
新年伊始,坐落于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到今年4月,公司纺锭规模可以达到100万锭,产业链将从生产棉纱延伸到毛巾、服装等,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纺织企业龙头。
与天盛公司一样有着火热生产形势的兵团纺织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大多分布在北疆的石河子和南疆的阿拉尔,这两个城市已成为兵团重要的纺织基地。
来自兵团发改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兵团“十一五”前4年新增加的纺锭比“十五”末的总和还翻了一番,截至2009年年底,兵团纺锭规模已达225万锭,占新疆棉纺能力的40%以上。
优势无可替代瓶颈正在突破
逐渐发展壮大的棉花产业已经成为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兵团发展棉纺织业的资源优势明显。
但是原料大区不等于工业强区。2009年,兵团棉花总产已达到112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六分之一,可是,用于深加工的棉花量不到总量的20%,80%是出售原棉。发展棉纺企业、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兵团各级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009年的最后一天,记者走进具有40多年历史的新疆芳婷针纺织有限公司,只见车间里机器轰鸣,纺纱、织布、印染、缝纫等生产线上的工人非常繁忙。公司总经理汝建华告诉记者,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4月,棉花的储备可以加工到2010年7月。
我们能从芳婷公司身上看到兵团早期创办的一批国有棉纺织企业的影子。且不说它现在效益如何,单就在市场冲击下能生存下来而言就是个奇迹。汝建华对记者说:“困扰和限制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远离产业聚集区。”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内地沿海地区的纺织业已经相当成熟,产业集中度非常高,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等生产线分工非常细,各种辅料生产也是分工明细。一件服装从纺纱、织布、选料到成衣,由多个企业协作完成,而非一家独立制作。芳婷公司最苦恼的就是,公司纺纱、织布、印染、针织等程序都得有,缺一道程序就没法做成成衣,而在内地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我们有原棉优势,随着中亚市场的扩大,随着国际高技术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将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棉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只要兵团抓住机遇,从各方面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棉纺织产业的大发展将指日可待。”兵团工业局一位领导的话道出了兵团发展纺织业的前景。
形成产业聚集区,必须依靠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强力吸引内地纺织业大企业大集团来兵团投资建厂。早在2002年12月召开的兵团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就明确提出,要把石河子和阿拉尔建成全国最大的纺织城,多年来兵团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也符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催人奋进
2009年是纺织企业饱受金融危机危害的一年,同样也是纺织业发展机遇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