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浙江金鹰集团为首的企业群,8000多个就业岗位,让定海区小沙人真切地享受到了“工业兴镇”带来的快乐。现在的小沙镇,一户人家至少有一人在工厂上班领工资。小沙镇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3.7亿元、企业利润总额1.99亿元、税收0.70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7%、8.15%和17.5%;渔农民人均收入可达6213元,较上年增长6%。
服务“金鹰”做强“金鹰”
——夯实强镇富民基础
占地面积达57.5万平方米的“轻纺制造基地”、目前亚麻纺锭能力“亚洲第一”的浙江金鹰集团,是小沙人的骄傲。公司具有年生产各类纺织机械2000余台(套),绢丝、麻纱、丝羊绒6000吨,绢绸、麻布面料550万米,各类中高档绢丝针织、梭织服装25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先后被列入“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在全国纺机行业综合经济指标评比中名列前十强。
“服务‘金鹰’,做强‘金鹰’,是小沙镇实施‘工业兴镇’战略,是强镇富民的基础。”小沙镇党委书记齐友国这样对笔者说。
以加快工业装备数字化改造为重点,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金鹰纺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今年以来,金鹰公司先后投资1.74亿元人民币引进了1万锭丝羊绒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实施了黄麻、剑麻高新纺织技术改造和盐仓金鹰高新工业园区建设,其中塑机、服装、五金等3家企业已迁入园区。今年,金鹰公司还积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在外省建立毛纺原料基地,并投资进入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今年1至11月,金鹰公司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94%。
做强“龙头”拉长“龙身”
——优化强镇富民结构
如果把小沙工业比作一条龙,那么“金鹰”便是“龙头”。
面对兄弟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小沙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要在目前高起点的情况下实现工业的新跨越,必须在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努力壮大企业队伍,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齐友国形象地说:“龙头企业好比树干,中小企业就如枝叶,只有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我们的经济才能‘枝繁叶茂’。”
今年以来,小沙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企业发展奖励政策,建立了人才引进、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了企业安全防范机制,通过加强产业规划、政策引导,提高了大沙建筑公司、恒安水产有限公司等2家年销售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双伟机械厂等3家年销售产值2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上规模、上等级,还培育造就了一批年销售产值100万元左右的“苗子型”企业。其中,恒安水产有限公司今年还投资850万元新建了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进行精深产品研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小沙镇还以基层党建“三培养”活动为契机,依托金鹰公司,发展了一批与金鹰配套,以生产外包装、小五金为主的家庭工厂。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44家,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基本形成。
瞄准深港,拥抱大海
——构造强镇富民新优势
年工业产值占全区七分之一强、税金收入占四分之一强的小沙镇,面对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依托港口,拥抱大海,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齐友国的回答很肯定。
“小沙北部拥有10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东移的大背景下,只要抓住机遇,强化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物流、造船、大宗货物加工等重点领域,构筑现代化的临港大工业产业体系,那么,小沙的制造业也一定会有全新的发展,小沙人也一定能在新的发展中享受更大快乐。”齐友国欣喜地告诉我们,小沙镇将投资启动金鹰公司毛峙物流码头工程,计划建造一座15万吨级钢材、煤炭中转码头和一座5万吨级化工储运中转码头……
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优势。北部海岸一个全新的临港大工业园区,似乎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