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渴、过瘾,几乎是参加9月26日在广东开平召开的全国新型纺纱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及精梳纱、无结纱技术交流研讨会300多名代表的共同心声。
"这次会议是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技术引入国内,提升国内棉纺产业水平",这是大会的组织者中国棉纺行业理事长除文英的目的。
"我们要承认与国际上的差距,才能找出如何缩小差距的办法,越是控制,越是关闭,就越不能发展,浙江棉纺织协会副理事长章友鹤老先生如是说,我注意到,这位与棉纺行里打交道的40多年的老专家谈到与会的体会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他说,这次会议突出一个"新"字,新工艺、新技术是这次大会交流的重点,紧密纺、气流纺、这些新型的领导世界棉纺织潮流的装备,对我们很受启发,我们浙江现有70多家 及上规模的棉纺厂,拥有200多万纱锭,装备水平在全国名列前矛,精梳纱占35%,平均万锭用工好的工厂可达100-120人左右,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的60人左右还有距离呢,主要是装备上的距离,这次我们有17家厂家,派代表参会,回云后要研究如何在加入WTO后,与世界棉纺接轨,提到紧密纺,他说,今年初已请日本未田厂家到浙江交流过。同时他们也订了一批货,主要是让企业家感兴趣。他还说,就日前紧密纺的价位,大面积扩广还不可能,只有吸引、消化、国产化才是路子。
文静、典雅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吴敏平静地说,这次会议层次高,组织严谨,内容新,听了吴教育,她是一年之前在一个国外专业杂志上看到有关紧密纺的介绍的,从大会介绍的情况看,紧密纺纱在强力伸长、毛羽方面都占优势,条F、疵点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毛羽少,适用于织横向 布,特别是组织密度高的情况下,紧密纺会表现出高的清晰度,而毛羽减少就是飞花减少,从而降低耗棉量,过去我只知一知半解,这次是完整地认识,我要把它应用于教学中。她还说,美中不足的是重引进还是关键部位引进, 样还会中国国情,还不明朗化,市场还有待于开发。最后,她十分有信心地说,我们国家的棉纺机械制造水平不一定比国外差多少,中国人是聪明的,我也希望参加会的国内纺机界的代表下一个决心,尽快争出自己的紧密纺机样机。
"给了我直接与外商见面的机会,是这次我最大的收获"。福建嘉达纺织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陈春说,过去我们往往是与资料见面机会多,与实物见面机会少;与中间商见面机会多,与厂家见面机会少,这次最直接的是不仅见到新技术的实物也可以与厂家对话了。谈到企业里陈副总说,我们企业7.5万锭的能力,无梭机226台,这是投入1亿元后的结果,现在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装备水平,这点很重要,在全国棉纺里,上半年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正是发挥了装备优势,经济效益才在省内棉纺里名列前几名的。
来自东北西部吉林白城纺织厂的代表,吉林白城纺织厂总工程师赵衍秀说,从我们厂的实践看,发展内涵扩大再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档次,跟上国际纺织进步步伐,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白城纺织厂全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12.5万锭的企业实现了无梭化,企业效益连年增长成为欠发达地区的一匹黑马。这位具有高等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说,搞技改,关键是一把手的决策,我们陈国风总经理下决心 世界一流水平,冒着被处分、被查办的危险,在关键时刻果断地处理了有梭机,实现了全部纺机无梭化,就是在棉纺最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亏损过,也没欠过职工一分工资,今年又是个大丰收。问到具体是多少?他说比去年同期要提高30%以上,这次会议就是陈国风总经理派他们两人来的,陈总在临行前告诉他们一定要把紧密纺的情况了解透一点。谈到体会,越衍秀说,紧密纺是在传统环锭纺上有了新突破,这种突破是表现在质量上的尤其是3毫米以上的毛羽可减少60-85%,这个进步不小,在相同的产量下减少锭位,可提高后道工序,整精水平,提高 ,提高织物表面风格,是对人类衣饰的一场革命。这些都不是咱们能想像出来的,这次会议收获就在于此。
原纺织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今年已年逾古稀的华用土高级工程师,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地说,我希望纺织厂要面向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接轨,追求市场,追求价格,这次会开的好,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主持人至始至终都在听,会议组织的紧凑,所遗憾的是下一次请一把手来开这个会,效果会更好。
了解、交流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广东开平平达棉纺厂老总毫不保留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们使用紧密纺的经验,江苏迎榆纺织集团,湖北二棉、广东奔达公司的代表分别介绍体会,人们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尽快提升棉纺行业装备,与世界棉纺织在同一竞争平台上,疾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