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第三十六届全国聚酯信息(网络)会议在长沙召开,聚酯网络成员上海联吉、浙江化联、湖北昌丰、苏州杜邦、海南兴业、济南正昊、四川聚酯、山东万杰、珠海裕华、厦门翔鹭、广州亚美、湖南金迪、黑龙江龙涤、浙江远东、杭州道远等十二家企业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湖南金迪承办,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会议首先由浙江化联公司的代表介绍了近段时间江浙一带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市场状况。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二十日这段时间,由于后道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同时聚酯原料自七月中旬反弹后出现了强劲的升势。目前大聚酯切片的合同外价格已经从七月下旬7000-7100元/吨上升到7500-7600元/吨,小聚酯切片几乎与大聚酯切片是同样的价格;涤纶长丝各品种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一个月时间内平均涨幅达600元/吨,最高的品种达1000元/吨以上。涤纶短纤也是随大势而涨,直纺大化纤价格从8000元/吨上升到8400-8500元/吨。各品种之所以有如此行情,除了前面提到的上游原料涨价和下游需求推动以外,人为炒作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预计九月份的行情,应该会在八月份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好转。
其次会议由各成员企业报告了各自的生产、经营和库存情况。各企业在八月份的生产情况良好,生产装置基本都是满负荷;由于市场的启动,经营状况也比较理想,产品库存都已经得到消化,销售收入比前段时间大增加;原料库存在前段低价时有所准,各企业的原料库存水平相对处于较理想的位置,可以应付一段时间的原料变化。
最后,会议对最近一段时间的原料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大家认为原料市场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触底反弹,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下游的开工率大幅度提高,且一些新聚酯装置投入生产;还包括韩国和台湾聚酯的开工率又有较大幅度提高,使PTA和MEG的需求增长。在供应方面,由于一些工厂进入新一轮检修的高峰,客观上减少了聚酯原料的有效供应,短期内供求比较紧张。但是反过来作为原料供应厂商应该看到目前的聚酯原料其利润是相当可观的,对比后道的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直至纺织业的微利甚至亏损,显得十分的不合理。再者目前的纺织品市场虽显现一定的旺季特征,但并未真正有效启动,如果原料价格高出其承受能力,会直接导致其再次降低开工率,会重新出现六月的情况。由此可见,原料价格合理的定位,有利于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分析,会议认为九月份PTA520美元/吨,MEG460美元/吨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