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粘胶纤维工业过去最大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发达国家粘胶纤维行业相继减产、停产后,这种优势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已不相上下,并在逐渐消失。中国国内同行业中,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其生产成本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常规粘胶纤维品种市场需求已近饱和,并有供大于求的趋势。同等的技术水平,类似的产品种类,使得粘胶纤维中低挡次产品市场竞争已近白热化。另外,粘胶纤维技术含量低,功能性差的缺陷也日益突出。加入WTO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在短期内是十分有限的,从中长期来看,粘胶纤维出口取决于产业自身综合实力在纺织工业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各粘胶纤维产业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商机,纷纷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不断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投入。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并使产品推陈出新、品质飞跃,将自身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产业。面对发达国家停产后留下的粘胶纤维高挡次产品市场份额,各企业不再徘徊,已开始各显神通、主动出击,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如何把握机遇,抢得市场商机,将是粘胶纤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在买方市场下,只有推陈出新,迅速更新换代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为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现有情况下,如何加快企业自身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步伐,是中国粘胶纤维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所面临的最艰巨挑战。
中国粘胶纤维的应用领域,多年来均以传统的丝绸及刺绣行业为主。随着发达国家将粘胶纤维应用于高档服装面料的成功,中国的服装及其面料生产行业开始涉足此类产品领域。但相对而言,其开发力度、生产设备、技术手段均比较落后,致使一些新的高品质粘胶纤维产品一时难以找到用武之地,而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由于下游应用产业的主设备跟进不及时,新旧产品在现有技术设备上应用后产品品质变化不大。使得优质连续纺粘胶长丝的价值,在国内市场短期内无法得以确认。
如何依靠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抢占国内外市场,尽快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利用联合优势,共同开发、出新共盈,使高新技术粘胶纤维的下游应用产业及时接轨,将是粘胶纤维企业发展的又一挑战。
有了高新科技成果产品,如何通过强大的市场推销而与之吻合,这是粘胶纤维企业能取得高额回报和发展的最直接挑战。高新技术成果从诞生,到市场引导、市场推销,直至转化为高回报商品,需要一系列大量细致的工作。现代粘胶纤维企业的营销战略,应是既看到目前市场急需产品,又看到未来市场变化,开发与应用同步。成功的关键在于谁能在市场上抢先一步,以及产品与服务的结合程度。
从长远来看粘胶纤维生存的条件,在于彻底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引进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降低生产过程污染、高科技成果及先进生产工艺的创新、创新体制的更新、创造特色产品和建立名牌效应等,将成为粘胶纤维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创新手段上应以产品创新为突破,以工艺创新为辅助,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联合创新相结合,保证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同步,互为促进。
为了彻底消除粘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英国、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已率先研制出了无污染的溶剂纺纤维素纤维产品,并已实现产业化。如Tencel、Newcell纤维。另外,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另一种无污染的NaOH/H2O系纤维素纤维开发研究。这些都是今后粘胶纤维更新换代的主要发展方向。彻底消除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这将使粘胶纤维企业发展出现光明的前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粘胶纤维产品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大,附加值越来越高,相应的工艺技术越来越难。因此,在产品创新的同时,应注意辅助工艺技术的创新。以工艺技术难题为突破口开展技术创新,是企业产品升级、提质降耗、减少或杜绝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将其它成熟的高新技术,成功的应用于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中,是推动企业进步、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更可使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污染的目标得以实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人们环保及回归自然意识的增强,粘胶纤维以其齐全的品种、优良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应用产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应用范围已从传统产业扩展到服装、装饰、医疗卫生及产业用品等各个领域。目前在欧美国家,粘胶纤维已走进高档织物行列,而且已广泛应用于内衣面料及夏季轻薄面料的制作。粘胶纤维功能及差别化系列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不仅拓宽了粘胶纤维的应用空间,也给应用产业提供了无限商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粘胶纤维存在着巨大的内需市场,全球纺织品、服装风格特点及需求的不断更新,同样刺激着其重要原料──粘胶纤维的不断发展进步,并使粘胶纤维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