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1850年称为工业时代,这时候天然纤维当仁不让地在纺织业里唱主角;1870-1980年称为化学时代,合成纤维横空出世,促进了纺织工业大发展;最近这10来年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纺织工业又在酝酿一场大变革了。
纺织工业的大变革将集中在下述四个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制造技术和可源源不断地取得新材料的技术。
先说信息技术。据美国VDC公司估计,2002年世界可穿戴计算机的出货量价值1亿美元,到2006年可增长到5.63亿美元。这种计算机在全行业的使用推动了消费的增长,真正脱离手工地计算、实时存取信息,对获取利润、节约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都有好处,因而带动了这类计算机的普及。VDC相信这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导致出现一种“聪明布”市场或者一些可相互作用的、可穿戴的纺织品问世,希望寄托在2006年。产品用户包括军事、医疗、安全、体育部门和户外活动者。这方面的技术其实发展很快,法国Telecom公司玻璃纤维平面显示技术就证明衣服是可以携带移动图像的,利用专门开发的软件,通过因特网,可以让这些图像天天换样。
技术的巨大进步为服装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开辟了新路子。掌握了这种技术的人,其事业将欣欣向荣,产品的更新就像这10年自动电话的不断推陈出新一样,总能引领时尚。“聪明”服装能够收集和向远处传递生物医学信号或其他信息,整个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传递完全以无线方式进行。这种服装已经出现了,Sensatex公司的聪明衬衫和VivaoMerics公司的生命衬衫已经在帮助研究人员开发下一代产品——带有心脏病诊断芯片并有治疗作用的衣服。
再说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科学家指出,由于它们的发展,将来几乎任何物质的基本特性都能改变。从商业观点看,这种技术能赋予厂商一种能力,使他们可以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来缝制衣服,并体现出指定的功能特点。
利用生物技术种植大豆、玉米和棉花,可以用以生产新纤维或者对纤维改性,其应用前景令人振奋。
纳米技术带来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其应用前景是永无止境的。例如,和同样体积的钢铁相比,纳米材料的强度可以提高10倍。
纳米技术已经实际用在纤维和服装的制造中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纤维。例如在布上涂上一些纳米涂料,做出来的衣服是绝对防水的。
准确地预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相当困难的,但美国仍有单位预测到2015年该国的纳米产品市场(及服务)可以达到1万亿美元,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夸张,真正估计它的潜力确实很难。
从永不枯竭的资源获取新材料,这种需求对纺织工业的影响和纳米技术带来的冲击一样大。在化学时代,纺织原料都是从石化产品中提取的,那是不可再生资源,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如何解决纺织材料的持续供应已经提上议事日程。Cargill-陶氏公司的玉米聚合物PLA就是生物技术的一项成果。传统上,合纤是来自不可再生的石油,Cargill-陶氏公司则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自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该公司已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建起一座PLA聚合物厂,年产能14万吨,还计划今后3年里至少再建3座类似规模的工厂,2006年市场上就有希望出现56万吨全新的聚合物纤维。
在不远的将来,新纤维将层出不穷,以上所述仅仅是沧海之一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