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纺机网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无锡站   CITME+ITMA   cantontex   shtex    纺机搜索   工博网
纺机网LOGO

纺织机械门户

 
走科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适应国际纺织产业的调整
 
发布时间:2004/4/20 15:30:00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 许坤元

    一、我国纺织工业现状
    1、2003年我国纺织工业概况
    (1)2003年是我国纺织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变值)12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5%,产品销售收入1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2)2003年是效益最好的一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4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产销率达97.6%,比前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3)2003年是出口最高的一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804.8亿美元,同比增长 27.7%,占全国商品出口的18.36%,进口155.86亿美元,增长8.47%,贸易顺差达648.9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285.6亿美元,增长30.87%,服装出口519.16亿美元,增长26.04%,纺织品出口增长率高于服装出口的增长率。我国纤维制品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17%。
    (4)2003年是投资最多的一年。2003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千亿元,其中60%左右的投资用于更新改造。2003年全行业规模以上资产达到12097亿元,比上年增加1809亿元,增长17.58%,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产增长最快的一年。
    (5)2003年末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到2000万吨,是历史最高点。全年国产化纤1181万吨,同比增长19.2%;生产纱983万吨,同比增长15.6%;生产布374亿米;同比增长16.1%。用棉620万吨,用毛35万吨,麻50万吨、丝11万吨,2003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达到2000万吨。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进入廿一世纪,我国纺织工业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我国纺织纤维总量及产品产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1)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化纤行业从1957年到1986年共用了30年时间实现了化纤产量的第一个100万吨,到1992年,用了6年时间实现了化纤产量第二个100万吨,到1995年,又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第三个100万吨,从1995年到2000年5年间,每年产量平均递增70万吨,进入2000年后,年平均增长则超过150万吨。化纤产量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十三亿人口解决穿衣问题、提高穿衣质量和纺织品扩大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
    (2)我国纱的产量也出现高速增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5年,我国纱的总产量用了16年的时间增加了第一个100万吨,之后用了13年的时间增加了第二个100万吨。从1982年到1999年我国纱产量每年平均增长13.6万吨,2000年后,我国纱生产步入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量达到100多万吨。
    (3)布产量在进入21世纪后增长更为显著。1983年全国取消布票凭证供应,当时的总产量为148.8亿米,到1995年达到260亿米,增加了100亿米,2000年后,只用了三年时间全国布产量就增加了100亿米。
    二、国外纺织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贸易额在3600亿美元左右,纺织品服装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为800亿美元、1400亿美元和250多亿美元。
    在新的发展时期,国际纺织品市场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国际经济总的呈上升趋势,必将带动纺织业的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在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成必然;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传统纺织产业融合将日益深化,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三是全球纺织生产能力继续过剩,并有扩大之势,纺织产品消费新的增长点尚未有突破性的形成,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国际纺织品服装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将会增加;四是纺织行业区域合作和双边合作会更加活跃,实现市场、资本、技术、原材料等的优化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区域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然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目前纺织行业的制高点仍由发达国家控制,即在行业的利益分割中,发达国家仍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一)高性能纤维、高功能纤维及功能性纤维的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制造等方面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如产业用纺织品我国比较落后;(二)高附加值的面料的生产,即印染、后整理技术也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但这一点我国近几年进步较快,国产面料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我国纺织品面料出口108.18亿美元,增长30%,而进口面料58.69亿美元,进口面料近几年来没有增长而有所减少;(三)品牌,国内自己的在全球知名的品牌还非常少,大多是为发达国家的国际品牌作代理和加工制造;(四)现代营销网络,我们做来样、来料、来牌加工的比重大,还没有建立起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营销网络;(五)先进的纺织机械,我们现在纺织厂所用的先进纺织机械主要还是发达国家制造。
    在整个纺织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效益分配的比重基本上是:营销效益占50~60%;品牌效益占20~30%;加工费占10~20%,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还是以加工为主,赚取最低的加工费,利益分配的大部分还是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的纺织工业与10年前相比生产能力降了一半,但效益却没有减少,因此说,中国只能说是纺织大国,但不是纺织强国。
    三、国内纺织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13亿人口巨大的内需市场仍将是我国纺织品消费的主要市场,内需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生产的纺织产品80%左右在国内消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纺织品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使纺织纤维消费出现阶段性的重大变化,随着农村及城镇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衣着类消费在数量上的增加存在着很大潜力。
    另一方面,家用纺织品如今进入了一套住宅拥有配套的家纺产品的消费阶段。据初步统计,2003年我国家纺行业产值达到了3000多亿元,出口创汇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纤维消耗量达660多万吨。
    产业用纺织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化纤产品的开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2003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为291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400万吨。产业用纺织品中其中非织造布2002年产量达60多万吨,2003年将超过80万吨,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还将强有力地拉动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
    如果今后5到1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按6%的年增长率预测,到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300万吨,到2010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预计接近3000万吨。
    四、狠抓两头促调整:即抓市场开发,抓产品开发,促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
    1、抓市场开发就是要是要争夺销售的终端。进入廿一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面临着国外产品占领,国内产品面临着如何跳出来样、来料、来牌生产的格局。具体来讲,抓市场开发就是要a、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充分认识到进入廿一世纪流通已成为经济运行的生产力量、已成为竞争焦点,企业不仅取决于能生产多少适销产品,而取决于能有多少商品顺利地销售出去,取决于流通能力。b、市场竞争是一个产业链与另一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参与的供应链、产业链越强大越有优势,效益越高,运行成本越低。c、品牌竞争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竞争,要充分创造无形资产。d、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只有个性化、多品种、快速反应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
    2、抓产品开发就是要抓产品链开发与配套技术含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现在企业竞争要逐渐从价格战、广告战到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竞争上来,创造新的价值链。
    3、促调整就是要促技术进步,促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创新能力的提高。
    抓两头促调整的核心是:市场是先导,产品是基础,快速反应能力是手段。满足消费者需求,建立新的生产经营体系,即建立市场产品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现代生产和流通模式。市场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货物运输等环节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快速反应、无库存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我国不少纺织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仍很落后,市场的调研、设计、营销、生产分段进行,甚至脱节,没有独立知识产权,设计创新能力低,营销方式落后,这些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否则很难适应现代纺织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五、关于棉纺织的发展问题
    棉纺织行业是印染、色织、针织、服装行业的前道产品,棉纺行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和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进步,只有棉纺行业发展才能带来整个纺织行业的竞争力提高。目前棉纺织行业需重视和考虑的问题是:
    (1)棉花作为天然纤维的竞争优势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不会衰退而且由于其舒适和环保等特点越来越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
    (2)化纤仿真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棉纤维提出了挑战。
    棉纤维是农产品,资源性的限制会带来供应压力,化纤是工业化产品,随着化纤产量的不断增加、仿真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棉纤维形成挑战。因此,一些常规棉纺产品例如21S、32S、40S等纱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棉纺产品、棉制品,提高档次、提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将是必走之路。
    (3)应注重多种纤维的相互组合、互补,开发新的纱、布和面料。除了棉与涤、棉与麻、棉与毛、棉与丝等的混纺、交织外,还要对大豆纤维、竹纤维、玉米

                        打印页面】【收藏此页】【 】 【关闭
 
上一篇:“奥运饭店、家纺风采”宾馆用纺织品交流展示会今日
 
下一篇: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相关新闻               更多>>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节能为主 环保同行 共奏绿色乐章
·以节能为宗旨 为印染行业创新型环保目标
·电脑横机产量第一 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国际袜子、针织及染整机械展览
·烟台永昌精密织针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效益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新闻排行榜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图片新闻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纺纱机械 开清棉 梳棉机 精梳机 并条机 粗纱机 细纱机 纺纱机 络并捻 织造机械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整经机 浆纱机 提花机 织带机 化纤机械 化纤成套设备 化纤通用设备 针织机械 圆纬机 横机 经编机 袜机 手套机 钩编机 非织造机械 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单机设备 非织造布生产线 纺织器材 钢领 锭子 罗拉 摇架 上销 锡林 钢筘 针布 橡胶
染整机械 染色机 印花机 蒸箱 轧车 烘燥机 印染后整理 联合机 验布机 纺机自动化 变频器 传感器 继电器 纺织仪器 纺织配件 纺纱配件 无梭织机配件 针织配件 印染配件
关于TTMN | 营销服务 | 加入TTMN | 企业建站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TTMN刊物 | 行业看TTMN
服务热线:027-8787 4011 服务传真:027-8725 5755 工博网
24小时客服:189 7135 6279 QQ:3186169641
邮 箱:ttmn@ttmn.com 版 权:Copyright (c) 2017  纺机网 WWW.TTM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