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棉价走势较为平稳,由此推断今后几个月内棉价有可能存在下调空间。
当前国内外棉价相差悬殊,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非常不利。按国际惯例,棉纱的价格由3部分组成:纽约期货棉价、企业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以32支为例,目前远东市场MID级棉FOB价按72.5美分/磅计算,折人民币价格约13200元/吨左右,再加上加工费4800元,由此推断国际市场普遍认可的32支纱价应在18000元/吨左右;而目前国内328B棉价超过17000元,按上述方法推算,我国棉纱要卖到21800元吨左右才能保持与国际同行同等的利润水平。这显然不利于出口。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棉花需求的减少。
同时,进口棉的大量涌入对国内棉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自今年2月以来,平均每月有大约20万~30万吨的进口棉运抵我国主要港口。使纺织企业有了基本的库存保证,现在多数上规模的纺织企业存有进口棉,这也是直接造成国内棉花交易清淡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国内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今年国家已经确定将GDP调整为7%,宏观经济运行的适度发展,客观上对纺织工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产业调整和资源整合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棉花消费的过快增长。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