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棉纺织行业协会提供的财务报表上看到,今年一季度河南省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一季度河南省纺织经济运行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产量效益同增长。一季度全省生产纱22.37万吨、布3.19亿米、化纤10.37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92%、7.41%和8.6%;工业总产值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25.81%;完成销售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25.84%;实现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8.64%。二是化纤棉纺唱主角。在化纤行业中,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和神马集团共实现利润7136万元,占全省利润总额的41.97%;在棉纺行业中,新野纺织公司和漯河双龙纺织公司共实现利润1363万元,占全省利润总额的8.02%。另外,在纺机行业中,郑州纺机实现利润1179万元,占全省利润总额6.93%;仅这3个行业中5家企业实现的利润,就占全省利润总额的56.92%。
在今年原棉价格居高不下,纺织企业盈利空间很小的市场形势下,河南纺织经济仍保持稳步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其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全省90%以上纺织企业实施了民营化和股份制改造。纺织企业由568家增加到650家,增长14.44%。总资产增加到393.45亿元,同比增加10.92%。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到160.33亿元,同比增加8.88%。一季度全省棉纺织行业实现利润在100万元以上的有6家企业,其中漯河双龙纺织公司、安阳昌泰纺织公司等5家企业为民营企业。他们改制后,产权明晰,机制灵活,产销两旺,成为全省纺织行业中的“明星企业”、“经济亮点”。
技术改造效果明现。新乡白鹭化纤集团从1993年至今,累计投资14亿元,先后引进、消化、吸收10多项世界顶尖化纤技术,产品发展到120多种,成为国内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神马集团完成了工业丝增产技改和新增5000吨烧碱、5万吨PVC树脂等技改项目,构成了产业新优势。南阳纺织集团近10年投资7.9亿元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项目的建设正在显示出它的应有效能,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工纤维原料多样化。针对棉价过高的情况,各企业除调整产品结构,压缩用棉量大的中低档产品,拉细纱支,扩大精梳外,还在加工纤维原料上实行多样化。企业由原来的棉和棉型化纤混纺、交织,扩大到棉、毛、麻、丝及多种纤维原料不同成分、不同配比的混纺、交织,各种长丝和短纤的复合、包缠、包芯等。同时,企业还不断完善和扩大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上的应用。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