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上市时候,由于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大多数人会处于一种观望,盲从的状态。去年强筋小麦上市先是一个5个涨停板,然后再跌跌不休,走上回归价值途中。
棉花期货上市后会怎么走?笔者想在此猜测一下。我们先来分析目前的现货背景。
一:国内棉花现货在年后经历了一个一定幅度的下跌,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纽约棉花期货在2001年10月达到最低价,然后开始回升。随着市场化的程度提高,国内外棉价相关性也越来越高。笔者测算了一下:国家棉花价格指数和纽约棉花期货价格的相关性达到0.85左右,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国内的棉花价格数据有限,我们不能进行一些分析。我们通过对纽约棉花期货近30年的价格进行分析(详细请看笔者写的纽约棉花期货长期分析)。近30年来的纽约期货价格基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80%的分布区间集中在55-79美分。高价区间在81-92美分。低价区间主要集中在31-53美分。目前纽约期货价格处于一个中价位。我们把近30年的各月价格平均,做成图表分析。基本上各月份上下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围绕在66—67上下波动。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棉花价格波动大的最主要原因是年度间的供求不平衡。所以新棉上市前的6,7,8,9月份价格不会有很大幅度的下跌,应该是震荡盘升。新棉上市后的10,11,12月份应该是所下跌。按时间周期来说,此时段不是牛熊转市阶段,而应该是牛市回调阶段。这个阶段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而且形态会比较复杂。通过纽约棉花期货价格的分析,同样可以推广到国内棉花现货市场。
二:等级价差不断扩大。高等级的皮棉缺乏。由于去年全球气候的原因,在棉花生产后期出现不利于棉花生长的天气。从而造成高等级皮棉缺乏。
外棉到港报价中的高等级棉花早在3月份就停止报价了。国内外高等级棉花缺少是不争的事实。
三:由于近期国内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外棉则在止跌盘整。内外棉花的价差在减小。
四:由于近期国内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化纤则由于原料的上涨,而小幅盘升。化纤和棉花的价差在缩小。
由于前期棉花价格的高企,一些纺织企业纷纷加大了化纤的使用量,而减少棉花的用量。目前由于石油大幅度的上涨,化纤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相信后期随着棉花价格进一步的下跌,将会刺激纺织公司对棉花的用量。而且通过纽约棉花价格的长期分析,在80年代前期棉花价格的长期大幅上涨,也得由于此时的石油价格的大幅度的上涨。那个时代由于石油价格的高昂,诱发全球的通货膨胀。历史是否会重演呢?观察图表,笔者惊奇的发现价格走势有着惊人的重演性。目前的行情正重复着1988年以后的行情走势。
五: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出现低迷状况。90年代以前世界纺织机械投资是十分热的。90年以后的10年间世界纺织机械投资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世界纺织机械工业经历了所谓的黑色的90年代。而中国在这10年中也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抓大放小,减员增小效,国退明进。可以说这10年为中国的纺织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纺织原材料还是纺织制成品。从1999年开始世界的纺织投资开始发热,而且一直持续至今,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中国无疑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一般一个产业大力投资后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也就是说纺织产业未来的几年仍是黄金年,何况有2005年后的无配额时代。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盯着这一丰盛的蛋糕。可以想象到时候的竞争有多激烈。根据经验一旦放开配额,其相应的商品的价格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这样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将会获得巨大回报,其国家的产业集中度,规模度都会提高。所以纺织产业的光明前景为纺织原料提供了一个大的,长期性的,趋势性的支撑。但中期的一些季节性因素,供求因素等会使整个趋势有所波动。目前无论是棉花,还是化纤,笔者都认为只是中期的一个调整。
六:2004-2005年度的棉花生产面积将有很大的增长。一般去年的棉花价格与今年的生产面积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是因为农民的生产具有自主性,他们往往依据去年的价格来决定今年的生产。
2003-2004年度的高的棉花价格将会刺激2004—2005年度棉花面积的大幅度增长。我们经过了一个简单的测算,COTLOOK价格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世界棉花生产面积将增长0.2个百分点。而且通过图表我们很容易的看到棉花面积的增长具有一定的趋势性,短期不会有很大的转折。这也是因为棉花价格具有趋势性,生产不可能短期发生转变的原因。因此笔者先前认为的观点又得到验证。
七:历来棉花与粮食价格有8:1左右的关系。当大于8:1时候,就对棉花生产有利,当小于8:1的时候就会对棉花生产不利。目前稻米价格为1700元/吨左右,1700*8=13600元/吨(棉花的大致的价格)。目前的棉花价格大致为16000—17000左右,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可能有一段跌幅。但是目前稻米的价格是看涨的,所以按理棉花也跌不到哪儿去。
笔者先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了棉花现货的目前状况。但期货不完全等同于现货,所以我们的观点不能太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