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熟练运用这一工具避险还需更多辅导: 郑交所酝酿已久的棉花期货近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消息传出,业界普遍反应积极,认为是为涉棉商家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工具。
棉商有了避风港
青岛纺织总公司的滕处长第一句就说:“棉花期货开晚了,应该早点开。如果早点,就不会出现近半年来棉花市场价格巨幅波动的事了。”她介绍说,去年新棉花上市后,棉花减少,顿时棉价闻风而动,一路疯涨。她还清楚记得,“十·一”时还14000元一吨的棉价到10月中旬涨到近19000元。半个月就涨了5000元。国内棉价波动频繁、波动幅度较大,涉棉企业早就期望有规避风险的工具。
有了棉花期货,棉花经营商就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减少风险;生产商可以用期货价格指导现货价格,进行生产经营。滕处长说,我们呼吁了很久的棉花期货终于获得批准,我们非常高兴。
位于上海的专门进行期货研究和交易的青马工作室马明超说,棉花期货将是国家1995年对期货市场治理整顿后第一个交易的期货品种。虽然棉花期货受证监会批准晚于燃油期货,但估计上市交易会早于燃油期货。从1995年之后的八九年间,我国没再上过什么新期货品种,去年推出的强筋小麦算不上一个品种,只是一个分支。棉花期货的推出完善了期货市场,显示冷淡许久的期货市场又开始发展。
收购商过半是民企
1998年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后,多元化购销体系已形成,2003年民营企业占收购企业的比例已超过50%。据郑交所人士介绍,涉棉企业参与棉花期货套期保值在品种资源、行业熟悉程度、管理模式和购销网络、市场基础以及资金实力方面具有参与期货交易的优势。但青岛纺织总公司的滕处长认为,虽然近期青岛开办了棉花期货上市辅导班,但业界要熟练运用这一避险工具还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