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模式”承载产业转移 沿海服装产业西进骤然升温 |
|
|
发布时间:2007/1/30 10:33:00
文章出处: |
|
|
岁末年初,安徽纺织服装业骤然升温,浙江太子龙、福建利郎、上海丝绸公司……来自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客商,一拨又一拨走马灯式地对安徽服装市场与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而在此背后蕴藏的,正是沿海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汹涌大潮。
“腾笼换鸟”源自《宁波共识》
早在2006年初,有关人士就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宁波、温州等市甚至包括浙江全省,都在进行“腾笼换鸟”,鼓励中小服装企业外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安徽正在迎来东部地区服装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
10月23日,第十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期间,浙江、山东、江苏、安徽、陕西五省和深圳、杭州、温州、宁波市的服装协(商)会负责人相聚宁波,围绕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共议建立服装产业区域合作与协同服务机制,并达成《宁波共识》。与此同时,中国服装协会就即将来临的2007年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问题,分别给各地行业协会提前部署前期工作。
11月10日至12日,中国服装协会区域合作领导小组携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江苏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深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代表一行40人,在安徽省的合肥、芜湖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此时距达成《宁波共识》,仅仅只有20天。考察期间,合肥市瑶海区政府分别与温州市服装商会、宁波市服装商会签订了入驻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协议,安徽省服装商会分别与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江苏省服装行业协会签订了关于加强省际服装产业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业内人士称,此次考察活动,为东部服装产业向安徽省大规模转移吹响了前奏。
“一市两园”捕获发展先机
实际上,中部各省服装业的目光,都盯着此次机遇难得的产业大转移,但安徽能够捕获发展先机,重要一点就在于安徽实施的“一市两园”战略,此举被中国服装协会称为“迎接产业转移的安徽模式”,也越来越为沿海服装业客商所关注。“一市”即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以市场繁荣带动产业发展。3年前,安徽尚没有一家正规的服装批发市场。但从2004年以后,仅省会合肥1000余米的站前路上,就先后涌现出白马服装城、安徽大市场服装鞋类品牌广场、中绿服饰广场、光大国际服装城、安徽四季青女装批发市场等7家专业服装批发市场。2006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市场专业委员会正式把站前路命名为“安徽服饰第一街”,形成了相当的市场集聚优势和区域性辐射影响力,吸引了一批国内服装品牌企业前来设立一级经销机构。据安徽省服装商会预计,就现在合肥服装市场的发展情况而言,到2007年10月,合肥站前路服装市场经营面积将达到40万平方米,铺面5000个,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一线营销人员近万人,年销售额将达几十亿元。“两园”是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和安徽三元服装产业园。在市场日渐红火的同时,安徽省各地开始把目光瞄准了服装加工的产业集聚。作为全省首个纺织服装基地的中国·合肥创新服装产业基地,2006年3月在合肥瑶海工业区奠基,规划建设服装制造、检测、销售、培训和研发中心,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之中,首批15家服装企业已签约入园。而在沿江的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各具规模的纺织服装工业园也相继进入规划和正式运作阶段。
在全省各地的产业园中,有“安徽服装第一镇”之称的繁昌县孙村轻纺服装工业园,尤其引人关注。在这个仅有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集中服装及其配套企业120余家,形成了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纺织产业链,涉及漂染、水洗、印花、绣花、包装、物流等领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预计今年企业产值9.5亿元,出口交货值8.5亿元。浙江客商岑国庆看到了孙村产业集聚带来的商机,投资1400万元办起了一家染整企业,专门提供配套服务。
可见,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客商青睐安徽,不仅是因为安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因为安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巨变。
强化“三招”缓解转移之需
但从另一方面看,真正有效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安徽纺织服装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资源整合、加强劳动力包括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创品牌的意识和能力,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据介绍,目前安徽服装企业数量虽多,但真正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全省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只有200家左右,在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中,仅有一家企业上榜。目前,安徽服装产业发展定位主要以生产加工为主,但企业规模过小,经常出现大订单吃不下来、小订单又不愿做的情况,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此外,目前的产业转移,常伴随着并购重组的形式,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引起沿海大企业的关注。因此,整合全省纺织服装业的企业资源和产业资源,已刻不容缓。“要尽快建立服装业的培训基地”,这是钱明明向省服装商会提出的建议。这位已经在服装业打拼了8年的私企老板认为,目前安徽服装产业的素质和应变能力都在快速提升,但熟练的产业工人开始供不应求,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更是难寻。要迎接产业转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大人员培训的力度。
尽管10年前安徽纺织服装业曾居全国前10位,但截至目前,在全国品牌市场已经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安徽仍未能打造出一个著名品牌。缺少品牌,使得安徽巨大的加工能力只能停留在为他人贴牌生产,巨大的利润流入了别人的口袋。有识之士强调,必须在迎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否则将难以真正让服装产业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