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概况
据海关统计,2005年1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82.3亿美元,增长29%;进口11.5亿美元,增长16.7%。全国纺织品服装及相关产品进出口呈现如下特点:
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增速超过去年
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9%,比2004年全年平均出口增幅提升了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6.7%,比2004年全年进口增幅提升了9个百分点。进出口均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由出口迅速增长带动,1月份全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实现顺差7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
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般贸易进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口增长42%,出口增长33%,均超过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平均增速。进口额占总进口的12%,出口额占总出口的70%以上,都较去年全年有所提升。
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增长13.5%和21.8%,增幅也达到两位数。其中来料加工的进口和进料加工的出口增长相对更快。
欧盟和美国超过香港地区和日本,跃居出口市场前两名
2005年伊始,我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市场的排名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额分别达到14.9亿美元和13.4亿美元,使我出口市场多年固定的排名次序重新调整:欧盟和美国分别取代香港地区和日本,跃居我出口市场前两名,日本和香港地区退居第三、四位。
随着配额的全面取消,我对欧盟(25国)和美国的出口增长进一步加快,对欧盟增长了46.8%,其中对原15国增长了72%;对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出口增长幅度都在50%以上。其中主要是服装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到48%;对美国出口的增幅达到了70%,主要是面料和服装出口增长最多,增幅分别达98%和80%。对欧美出口的迅猛增长是拉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如此高速的增长势必引起欧美业界对我纺织品的进一步关注,引发贸易争端。
进口仍以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香港为主,自这几个地区的进口均实现增长,其中自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增长较快,增幅均超过20%。
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超过服装,其中纺织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
1月,纺织品出口增长35%,服装出口增长26%,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超过服装近10个百分点。
纺织品中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到42%,工业用纺织品、无纺织物和家用纺织品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60%、54%和43%,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亮点。纱线和面料的增幅也都在20%以上,其中大宗商品化纤纱线及面料的增长尤为迅速。
针织和梭织服装的出口增长分别达到29%和23%。其中最大宗商品棉制服装的出口增长最为迅速,增幅在40%以上,化纤制服装的出口增幅也达到了20%以上。
纱线的出口单价出现5.5%的下降;面料中除毛制面料外基本实现出口单价的增长;大宗服装商品的出口单价实现增长,其中针织服装增长14%,梭织服装增长4%。所有服装商品中仅化纤制梭织服装和皮革服装出口单价有小幅下降。
服装与纺织制成品进口增长最为迅速
纺织品进口增长16%,服装进口增长25.3%。纺织品中最大宗的进口商品面料实现了24%的增长,其中棉制和丝制面料的进口增长相对较快;纺织制成品实现了32.1%的进口增长,其中家用纺织品和无纺织物的进口增幅都接近50%,增长最为迅速。
服装中,针、梭织服装进口增幅分别达到33%和23%。化纤制、毛制、棉制服装的进口全面增长。毛皮革服装进口绝对金额虽不多,但进口增长速度惊人,1月进口增长了2倍以上,其中毛皮服装增长了近10倍。
敏感商品追踪:2005年1月,我对全球、美国和欧盟出口裤子、衬衫和内衣三大类商品(按中国海关分类商品统计,与输美、欧配额类别无关)的数量均实现增长;对美国的增长最快,其中内衣和裤子分别增长了2.7倍和1.8倍,衬衫增长了76%。对欧盟出口内衣增长76%,裤子增长35%,衬衫增长37%;对全球出口这三类商品的平均单价保持增长,对美国出口单价全面下降,裤子、衬衫的降幅超过20%;对欧盟出口裤子和内衣的单价保持增长,衬衫微降1.5%。
2005年1月,输欧盟35类涉案化纤布单价提升1.4%,数量增长12.2%,出口量增价跌现象较去年进一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