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企业原先预备交给内地工厂的部分纺织品订单下半年可能回流到港澳地区。不过,业界到目前为止对未来纺织品订单的走向依然持观望态度,港澳企业是否把订单交给设在港澳的工厂,要看内地五六月份纺织品的出口情况后再作决定。”澳门中小企业协进会副理事长江美芬3月15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
担心出口受欧美设限影响
江美芬告诉记者,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内地纺织品出口增长迅速,欧美国家已在或准备对内地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对部分纺织产品进行设限,一些在内地投资的澳门纺织品厂商反映,担心设限产品的数量名额在五六月份用完,届时将无法通过欧美海关清关,要待明年新的设限数量分配后才能恢复出口,所以部分企业开始考虑把部分订单交给澳门工厂来完成,而以前这些订单都是交给内地工厂来加工的。江美芬还说,企业是否这样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澳门维雅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性,假如产品在内地出口遇到麻烦,将考虑重新启动该公司在澳门已经停工的工厂来完成订单的生产。
澳门毛织品商会秘书黄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属下会员主要是以生产针织布为主,虽然目前尚未有会员把订单拿回澳门的工厂,但将来有这样的可能。
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大多数香港纺织企业不是将全部工厂都搬到内地,而是在两地都设厂,就有考虑到过于集中在内地出口会引起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措施或反倾销这个因素。
订单回流对双方都不利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不少港澳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纷纷把其工厂迁到内地,其中部分在两地都设有工厂。目前在内地从事纺织品行业的香港企业有上万家,澳门企业有近百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出现大量纺织品订单回流港澳的情况,是港澳企业和内地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港澳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节省成本等把工厂设在内地,如果把订单拿回港澳地区,又意味着成本增加,这样将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而与港澳企业有合作的内地企业,也面临失去订单、工厂闲置等危机。所以中国整个纺织品行业当务之急是维护健康稳定的出口秩序,避免低价竞争或过于集中往一个地区出口。
从拱北海关统计处了解到,今年1~2月份广东省对香港和澳门的加工贸易出口纺织品服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2004年却是增长的。
17日曹新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两天该商会也在讨论关于订单转移的问题,目前整个纺织品市场还不明朗,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很有可能采取不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行动,部分港澳企业便产生将部分敏感出口产品的订单转移的想法,港澳属于单独关税区,一般情况下不受反倾销或特保措施的影响。
曹新宇谈到,港澳企业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面对整个纺织品市场面临的困境,不仅是港澳企业要寻找对策,整个行业都要寻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