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05纺织服装(女装)跨国采购交易会”
3月21日至23日,由上海世贸商城主办的“2005纺织服装(女装)跨国采购交易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作为零配额时代的首次纺织服装跨国采购大会,不仅吸引了美国最大的市场管理中心达拉斯的参与,在该中心的发动下,众多的国际买家纷纷来沪参加此次采购大会。此外,来自沃尔玛、麦德龙、西尔斯百货等跨国公司的百余名高级职业买手也加入了这场采购争夺战。
此次采购交易会彰显“女装”主题,在满足国际采购商要求的产品优、成本低、效率高等采购需求的同时,交易会期间召开的“2005零配额时代国际纺织服装贸易高层论坛”,也为采购会增光添色不少。国际采购巨头、中美传媒业权威人士、法律界资深代表等国内外业界名人组成的高规格演讲团,围绕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后的全球女装贸易及采购中蕴涵的巨大商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读了2005/2006女装市场消费潮流,和与会者分享了他们极具前瞻性的见解。由此可见,2005年纺织行业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体化”背后的危与机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实现自由化。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这样评价:“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贸易回归自由贸易体制,实现一体化。作为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纺织品一体化是大势所趋,符合各成员的长远利益,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以及建立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崇泉指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其竞争优势也得以进一步发挥,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在迎接一体化到来的同时,许多挑战也接踵而来。从国际形势看,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使我国纺织企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缺乏自主品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整个行业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所以,有关企业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未雨绸缪,着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真正抓住一体化的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在施压
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配额全部取消。一般人认为,纺织品贸易将回归“正常状态”,不但有利于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及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归根结底这将有利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纺织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在进入“零配额时代”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发展中成员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其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难以马上适应市场。发达成员在《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中给自己取消纺织品配额安排了10年过渡期。在这10年过渡期中,它们又将七成以上的配额(大多是敏感紧俏类产品)保留到最后一年才取消。这大大拖延了部分发展中成员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人们注意到,美欧的一些相关利益集团已纷纷向其政府施加影响,试图通过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从发展中成员进口纺织品和服装。
专家认为,就发展中成员本身而言,它们应积极应对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中国常驻WTO大使孙振宇不久前表示,中国对部分发展中成员在这方面所表达的关注表示理解。他主张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它们克服困难:第一,美欧等进口方进一步改善“原产地规则”,使发展中成员,特别是那些最不发达成员充分享受优惠待遇。第二,发达成员的纺织品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应大幅降低。第三,通过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优惠贷款使发展中成员得到结构调整和发展生产所需的资金。第四,鼓励发达成员及有能力的发展中成员扩大对这些国家纺织与服装领域的投资。
呼唤优良的产业和贸易环境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这样说:“如果中国企业融入了主流产业链、供应链,就与世界各国的零售商、生产商结成一体,这种合作关系越牢固,对中国企业越有利。一旦世界贸易政策有变,打击的不是某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链。因此中国纺织企业破解贸易保护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想方设法与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紧密的关联关系,这种关系越紧密企业的安全性就越大。”
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越高,行业中介组织的重要性越大,企业越需要具有行业约束,创造优良的产业和贸易环境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知道,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企业的无序竞争最容易造成对所有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伤害。因此,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被许多专家反复强调。
同样,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对中国纺织企业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据商务部官员分析,中央政府已经并即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些政策包括: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限制28种纺织品产业投资扩张、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劳动部门将制定出台维护职工权益的政策等。这些政策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中国纺织企业深化结构调整,提高品牌竞争力,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在贸易自由化的时代,中国企业、政府、不同地区,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越来越需要交流,更需要自觉性。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简单的数量增长已不是中国纺织品出口追求的目标,抓住一体化机遇、实现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一体化后,中国纺织企业能够把握时机,提升产业结构,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律,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纺织行业组织能够及时更新观念,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相信,在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纺织品出口一定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