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表明了中国反对任何世贸成员试图变相延长配额机制的坚定立场,解释了今年以来我国部分纺织品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增价跌的原因,介绍了中国政府为纺织品贸易的平稳过渡所作的努力,并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尽应尽义务。
当张志刚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台下听众包括来自欧洲国家纺织零售商组织协会、欧洲商会、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美国Gottschalks公司等纺织服装主要消费国的进出口商会、跨国采购集团和著名纺织服装企业的代表。这么多特殊听众、众多中国纺织业代表和中国政府高官在北京共同探讨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问题,这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业内人士认为,这堪称“中国纺织服装经济外交的重要一笔”。自从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全面取消以后,我国部分纺织品对部分市场出现了量增价跌现象,引起了一些世贸成员的关注,有些国家还准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而采取限制措施的推动者中,就包括欧美纺织业的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为了加强沟通,寻求共赢,论坛主办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邀请他们参加本次论坛。
张志刚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中国政府从去年起就主动出台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等八项措施,自今年3月1日起又对部分纺织品实施出口自动许可管理,并积极研究通过行业引导、自律引导企业出口。目前各项措施基本得到落实,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始终立足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中国政府不鼓励中国企业通过简单的出口数量增长去拓展市场,而希望通过推动产品结构和产业的升级,逐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而今年以来出口的量增价跌是不可持久的,早先取消配额限制的18个类别的纺织品出口,呈现出“增长-增长减半-平稳”的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大部分欧美代表认同张志刚的演讲,表示支持纺织品自由贸易,建立公平的贸易环境。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赖世平认为,来自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进口中国产品对欧盟有利。欧盟原是纺织服装出口最多的地区,但价格高昂。同时,中国通过产品出口,消费者会提高收入水平,反过来增加对欧盟高品质纺织服装的消费。美国Gottschalks董事局主席Joelevy则称,中国能以很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其他国家则不能。在能源价格飙升的时期,中国纺织服装的低价格有利于平抑美国的通货膨胀。他甚至还建议人民币应继续盯住美元。
欧盟商会一顾问呼吁,不要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由,行贸易保护之实,即使要实施特别保护,也不应该搞突然袭击,要给相关企业足够的调整时间。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主席Bechm3ann说,除非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市场确实存在扭曲现象,就不要实施特别保护。他同时提到,一些企业对一体化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已有准备,已经作了相应调整。
不过欧美代表也表达了一些担忧。据赖世平介绍,现在意大利不少中小纺织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危机,很多企业认为受到了中国假货的侵害。他说,造假严重损害了公平秩序,长此以往消费者会失去鉴别力,也不能提高福利。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要求中国政府加强抵制造假和盗版行为,同时呼吁中国企业学习欧洲的商业文化,在这方面他们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欧洲纺织零售商组织协会希望,中国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敦促企业承担诸如环保、劳工标准等方面的社会义务。
另外,赖世平还提到,随着纺织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可能已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全球自由贸易应该惠及所有国家,不能让最落后的地区承担自由贸易的成本而不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