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业告别配额时代,延续了十年的发展格局开始瓦解。配额取消将给全球纺织业供应链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将凸显重要角色。
配额时代,由于配额的分配脱离各国(地区)的供给能力,造成配额溢价(quota rents)在主要纺织品服装供应地之间的巨大差额。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2002年,中国出口美国和欧盟的服装配额溢价占出口离案价的比例分别为36%和54%,印度为20%,巴基斯坦分别为 10.3%和9.2%,其它东亚国家分别为7%和3%。
配额制度的存在还严重扭曲生产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生产商为了确保产品能够进入设限市场,只能选择在有配额的地方投资、开展生产活动,而不一定是依据该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受配额约束,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布局相对分散,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不公平。
取消配额的直接影响是大大降低跨国采购成本。一家进口商可能把供应地点的数目由原来的30多个减至10个左右。过去向众多货源分配订单的工作占了进口商40%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配额撤销后,有关行政成本将大幅下降。而中介环节的减少,进口商可以多拿5%左右的利润。
相比其他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中国汇集了原料集群和加工集群优势,中国的劳动力素质优良,生产效率高。在配额取消,纺织品贸易更加自由的游戏规则下,这些优势将凸显出中国的地位。
首先,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采购。当前全球纺织品采购模式的一个趋势就是以大型零售商为核心。配额取消后,大型零售商采购的市场集中度将更高。沃尔玛、家乐福已经占到全球服装采购市场的50%,其整体的销售能力和对供应链的谈判能力都在提高。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以零售商、批发商和贸易公司所掌握市场需求,提出对商品样式、规格、质量、标准方面的要求,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好的生产者或者供应商,最后销售到全球的市场中。
张小济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Zara、H&M、Benetton等国际著名的零售企业纷纷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采购活动,说明全球采购网络正在加速向我国市场延伸。
其次,吸引更多的生产力和先进技术。
取消配额后,生产要素将逐步向最具生产和服务竞争力的地方转移。中国是全球业界公认的最好的供应商,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奥德特在报告中指出,近几年中国一直是竞争力转移的对象,其进口纺织设备2003年达到50亿美元,系数远高于别国。
第三,中国不仅有好的工厂,也有巨大的市场,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目前,中国大部分纺织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只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属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利润分配只占10%左右,说明大量的利益被别人拿走。配额取消后,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优秀品牌进入。
美国标准纺织品公司(Standard Textile Co.)为全球机构市场(医院、酒店等)最大纺织服装供货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海曼(Gary Heiman)表示,美欧市场有人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来对付中国在后配额时代的竞争力扩张,而该公司则对这种趋势表示欢迎,因为中国既是重要的原料产地、加工地,也是巨大的市场。
据悉,该公司已在我国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这是第一家在我国建立的成品制造的外资纺织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外资纺织企业,其中,美方拥有95%的股份。该工厂现在生产毛巾、床单、手术服等,今年这些产品全部销往欧美市场。
海曼称,对于高度专业化的成衣生产商,中国是很好的投资地。201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2亿,医疗和酒店将是重要的成长市场。该公司提供全系列的医疗和酒店纺织用品。有人说,后配额时代是美国纺织企业的末路,而他认为,应投入高技术,迎接这种新的趋势。
但中国并不是后配额时代唯一的受益国。凯普说,人们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一个篮子里,需要多样化。中国固然很好,但全世界没有一个供货商绝对可靠。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欧洲因中国受到很大影响。
奥德特说,后配额时代像中国一样具有效率的还有土耳其、巴西等国,印度、巴基斯坦也是不容忽视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