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国棉纺织(色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上,有一个数字揪住了与会人员的心———2.43%,2004年棉纺织全行业利润率只有2.43%!用中国棉纺织(色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的话来说———“还不够银行的利率”。这个数字传达出一个信号:提高棉纺织行业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已箭在弦上。
寻找2.43%背后的原因———低水平重复建设费力不讨好
在寻找2.43%背后的原因时,首先不得不关注部分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据徐文英介绍,当前,国内棉纺纱能力已达6700万锭,数量不少,效益不高。有的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减少班次,四班改三班,甚至两班制,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违反了劳动法,把企业的效益建立在压低职工收入的基础之上。个别地区的一些企业,没有给职工上各项必要的保险,职工月工资只有300多元,即便如此,这些企业还在摩拳擦掌,计划大规模上中低档普梳纱项目。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带来资源浪费,也使棉纺总量增长过快,中低档棉纱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低档次、低价格产品的竞争,不仅扰乱了市场,给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经济效益减少;也给一些国家实施“特保”和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以充足的理由。
此外,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还造成了原料的紧张,导致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上年度棉花产量487万吨,棉纺织用棉则达760万吨。我国棉花的自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生产,棉商利用企业从申请配额到进口棉到货进行生产这几个月时间差大炒棉价,2003年9月到2004年4月间,棉价从12000元/吨大幅上涨到17800元/吨。2004年5月底,增发的100万吨配额进口棉到货,棉价又大幅回落到涨前的水平。这种大起大落,使许多企业包括棉商、棉花经营企业苦不堪言,有的损失高达1亿多元。
从今年起,我国纺织行业跨入了后配额时代,但配额体制的终止并不意味着棉纺业面临的压力减少了,相反产业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了。正如徐文英所说:“取消配额如果说是机会的话,不过是取得公平竞争的资格。”公平竞争对于那些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但对于产品质量不高、达不到国际认证标准的企业来说,挑战远大于机遇。那种粗放型的、靠数量扩张的路已无法延伸,“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成为新的生存之道。
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很必要,但如何操作?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提出的加强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在与会理事和企业代表中产生了共鸣,达成了“建立预警机制很有必要”的共识。
上海华申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奚文源认为如何控制行业产能总量是个大问题,并且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发展。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冠雄说:圈外的人对于纺织业过于看好,以为配额取消了,中国纺织将大有可为,却看不到其中的艰难,盲目地想参与进来,连经营房地产、水泥的商人都跃跃欲试,想淘金纺织业。这些对纺织知之甚少的人都参与进来,行业将面临一种怎样的局面可想而知。
北京京棉集团总经理顾伟达认为加强产业预警很必要,也很及时,行业利润率已低到极限,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推进行业建设,而不能盲目求快。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淘汰,他呼吁关注中等水平的重复建设。在他看来,有的企业现在较理性,但市场稍好,可能又会出现产品倾销的现象,因而要尽快将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机制建立起来,以减少产业的损失。
虽然认为建立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机制很有必要,但不少企业对它的可操作性提出置疑。无锡一棉厂长李光明认为产业预警操作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发出预警;其次,预警结束了,谁来执行———“因为行业不能代替法规部门”。上海华申国际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奚文源、武汉一棉的董事长曾中一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行业协会等机构没有制裁权,该采用什么方式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企业:做别人做不了的产品协会:及时发布行业信息
对于如何实施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这次中国棉纺织(色织)协会没有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具体方案。讨论中,不少企业为之献策,有的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潘副总谈到他们在经营中的感受时说,首先感到的是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要大于国外。他认为行业自律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产品生产和研发、市场战略的调整。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是生产中高档色织布衬衣,原来是要做这个领域的“NO.1”,现在企业要争做“ONLYONE”,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做别人做不了的东西。在市场营销方面,不是做正在卖的东西,而是要做将来卖的东西,产品结构的调整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最关键的一项。对于行业机构来说,现在虽然加征了0.2元的关税,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该对企业进行综合能力的公开认证,制定综合数据指标,对企业内部进行调查,把优秀的企业推出来。此外,行业协会要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北京京棉集团总经理顾伟达认为要建立一个数据库,协会对棉花的用量、生产量进行预计,通过媒体来发布这些信息,给企业以警告,让企业通过管理出效益,行业协会应推出“最低成本”的概念。
江苏大生集团董事长左成勤对预警的概括是:算好自己的账,算好行业的账,协会把行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各项数据统计好并及时传递给企业,让企业调整自己的行为。她认为现在的利润太薄了,企业是要赚钱的,但不能损人利己,最终也是损害行业的利润。
据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协同工会组织即将出台CSC9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企业今后要完善内部的社会责任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