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坯布市场继续盘整。今天的中国坯布指数仅有一个品种发生变化,已几乎被人遗忘的CG T/C45上涨了6点到4.36元/米。在近期涤棉坯布行情走低的情况下此现象令人费解。企业报价基本是一副老面孔,现在大概也没什么人关心价格了。
专业市场上个别品种表现尚可。织里棉布城人棉坯布近日市场成交量呈放大之势。色织格子棉布销售仍然活跃,尤其是用作衬衫色织格子布的销量上升。中国轻纺城长纤织制的有光弹力布可谓持续供求两旺,价格多数稳挺。据连日对长纤有光弹力布统计显示,近期内外销日最高成交量逾30万米,与去年同期对比,平均增幅约在30%。广东西樵轻纺城面料节后仍然处于平稳,部份织造厂家产量有所下降,主要以牛仔布为主,预计短期销量逐渐回升。
出口的举步维艰导致纺织业一片萧条,不过终于也传来利好消息。2005年5月10日,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1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在南京通过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后配额时代共同宣言》。该《宣言》承诺企业将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出口结构,自觉保证有序出口,同时呼吁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走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发展之路,倡导区域合作和共赢。
该《宣言》表示,企业将积极配合纺织品出口商会制定并实行纺织行业准入机制、价格协调机制,希望政府和行业组织发挥政策导向、信息研究和沟通协调等作用,帮助企业应对特保、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宣言》同时倡导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加强合作和互补,将上海的科研设计、贸易集散地功能,与江浙两省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加工优势结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优势产业链。
笔者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纺织业早就该升级了,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下,即使利润微薄,很多纺织企业也不愿意进行技术改造,总是喜欢做简单容易上手的产品,从来不考虑长远发展的规划,有点得过且过的意味。在一次次的设限和反倾销后,企业依然故我,结果也是一次次的悲惨。不过总有幻想,或者等着有什么转机出现,不愿意主动去把握市场需求,说到底依赖思想严重,先天不足。中国的纺织企业依赖政府,依赖银行,一旦银根紧缩,马上就资金链断裂,不去改进产品,更新设备,成天要政策,要资金,根本没有竞争的意识。如今被逼上绝路,终于发出最后的呐喊,希望不是走过场,更要有实际行动,否则光说不练,难免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