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人士谈配额“滑准税”
2005年4月30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出通知,自2005年5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对于一定数量的关税配额外报关进口的棉花,按“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征收进口关税;同时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证实:2005年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进口棉花配额已于4月30日发放,数量为70万吨□ 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以滑准税方式征收,税率滑动范围为5%-40%。
“优惠关税税率以滑准税方式征收”是我国在棉花进口方面第一次使用,无论是对于国家宏观调控,还是棉纺企业的实际操作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和路径。
保护棉农利益是根本
据了解,此次以滑准税方式征收配额外进口棉花关税政策的出台,最初的意愿是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
我国的棉花生产总量虽然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棉花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纺织企业用棉需求,由此产生的供需缺口主要依靠进口棉花来填补,而每吨外棉的价格比国产棉价格要低几十至上千元不等,再加上外棉的“三丝”含量远远低于国内,因此许多用棉企业都很乐于使用外棉。这样,低价进入国内市场的外棉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棉农的种植利益。那么,此次以滑准税方式征收配额外进口棉花关税的政策能直接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吗?
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王建红认为,外棉低价进入我国市场直接影响到棉农的利益,此次政策的出台,等于提高了外棉的成本,按相关规定计算,外棉在实行此项政策后每吨价格将不低于12100元,这样也就相当于给国内棉花价格划定了一条底线,直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山东金高瑭油棉绒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重安认为,此项政策的出台所产生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保护了棉农的利益,国家通过对外棉进行滑准式税收,间接对棉农的生产进行补贴,将对稳定我国棉花生产,规范棉花市场起到很大作用。
湖南省棉麻总公司总经理贺跃钢也表示,这项政策对棉农是一个利好,对外棉是一个限制,同时可以稳定棉花生产,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认为此项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不用花很长时间就可以显现。
新疆玛纳斯中棉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锡玉认为,此项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高明了,有利于稳定棉花生产和棉花价格,但他认为此时出台从时间上来说有点晚,有亡羊补牢的味道,因为现在各省的播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春播面积减少已经成为定局。他认为,此项政策如果将来能一直实施下去,对今后的棉花产业肯定是一个利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项政策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进一步提高国产棉花与进口棉花的市场竞争。因为,美国等一些棉花生产大国生产出来的棉花本国的消费量非常少,主要依靠出口,这也是国际棉花价格往往低于国内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这项政策出台后,可以缩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距,提高国产棉花的市场竞争力,进而达到保护农民的利益。另外,这项政策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因进口配额发放不合理而影响国内棉花企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
政策出台后,从各方的反应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保护我国棉花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对保护棉农利益是一个好消息,也必将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棉纺企业能否重新洗牌
由于我国的棉花生产量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量,再加上棉花进口一直都有配额限制,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导致国内的一些棉花企业一直在粗糙管理中生存,并不注重棉花质量、企业管理、诚信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我国棉花加工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郭重安认为,以滑准税方式征收配额外进口棉花关税与取消棉花配额并没有多大区别,此项政策除了保护了棉农的利益外,另一方面的作用是使国内的棉纺企业没有了配额的限制,也就是说供需不再存在缺口,那么用棉企业就有条件对棉花质量进行选择,这就有可能淘汰一些粗放发展的小型棉花企业,促使棉花加工业重新洗牌。郭重安认为这项政策大势上不会对纺织业造成影响。
贺跃钢则认为此项政策的出台在棉花加工业内并不能起到洗牌作用,因为按滑准税方式来计算,每吨外棉增加的关税成本在四五百元,这样幅度的差价不能促使国内棉花企业产生洗牌作用。他认为增加关税提高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能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但影响不会很大。
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国际市场上针对我国纺织品进行的“特保”、“设限”等措施越来越频繁,何锡玉认为此项政策的出台对欧盟、美国等对我国纺织品限制措施比较多的国家是一个信号,因为提高关税将对外棉的进口起到制约作用。同时,提高配额外棉花进口关税,也将对国内纺织企业现在的恶性竞争起到抑制作用,有可能促使纺织企业重新洗牌,因为原料成本占纺织生产成本的70%左右,原料成本的提高将削弱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缩小与其他国家的纺织品价差,这对于管理粗放的纺织企业不利。他认为,此项政策从大的方面来说,将对中国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威望,改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配额外棉花进口关税能否促使中国的棉纺行业重新洗牌,暂时还不能下结论,但它所显现出来的积极因素是不可否认的。对外棉影响有限
外棉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到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那么,此项政策的实施会不会影响外棉在国内的使用量,美国威尔兄弟棉花公司中国区经理李瑞瑾认为,每吨棉花提高五六百元的关税成本,如果中国服装出口市场情况比较好,增加的这五六百元成本不应该对纺织企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出口情况不好,多出的五六百元的成本对纺织企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不考虑市场因素的话,提高关税的影响不会太大。他认为,此项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纺织成本,促使纺织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另一方面削弱了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李瑞瑾认为,此项政策对外棉的使用量影响在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一旦欧盟、美国与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纺织品谈判结束,企业心里就会有一个比较明了的成本账目,估计此项政策对外棉的影响到今年6月份会更加清楚。
以滑准税方式征收配额外进口棉花关税政策的出台从本质上讲,应是国家对棉花进口从配额管理到非配额管理的一个过渡,是适应世界贸易一体化和WTO要求的。对于棉农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对“三农”的关心;对于棉花加工企业而言,是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加强自身企业管理的一个转折点;对于纺织企业而言,虽然降低了利润空间,降低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良性循环。
我们期待着滑准税方式征收配额外进口棉花关税政策能给中国的棉花、纺织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