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消息,商务部外贸局鲁建华司长近日做客商务部网站“司局长访谈”栏目时,在回答关于“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但最近美国、欧盟相继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采取了进一步限制措施,我国当前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形势以及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怎样时”做出答复,鲁司长称:“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达到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我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18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亿人以上。今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我国纺织业切实享受一体化的权益,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进一步完善对部分敏感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实行出口自动许可的措施。第二,继续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动态监控,完善现有的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做好出口纺织品的信息引导工作。第四,支持纺织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出口品牌建设。第五,我们要有重点地增加对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鲁司长说,纺织品是我国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对我国实现外贸顺差、增加就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既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鲁司长指出,我国纺织品出口目前既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也面临着内部的压力。首先,纺织品一体化后,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美国在4月6日开始对我棉制裤子等三种产品自行启动设限调查程序,其业界也提出对我7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欧盟不顾我国多次反对,于4月6日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限制措施行动指南,人为设定取消配额类别四年的增长率。4月25日欧盟又依据所谓指南对我9种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土耳其目前仍维持对我42类纺织品的进口特别限制措施。南非、厄瓜多尔等国纺织业界也向政府施压,要求对我采取限制措施。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纺织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我国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研发、技术投入不足;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随着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出现低值报关等不规范的行为。
为了实现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平稳过渡,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纺织品问题上,我们体现了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一体化后全球纺织品贸易的稳定和有序做出了我们重要的贡献。今年1月1日我们相继采取了对六大类纺织品从量加征出口关税、对部分出口至美国、欧盟、香港的纺织品实施自动出口许可管理,以及推动纺织商会、纺织工业协会、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一共出台10项措施。目前,一体化应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我为主,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确保了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如期实施,维护了我国应享受的权益,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了国际社会各方的积极评价,政府和行业组织越来越认识到转变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出口品牌的重要性,在此方面共识进一步增强。国内主要纺织品出口企业也已经对行业自律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到各项应对工作中来。我相信,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能够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纺织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商务部外贸局鲁建华司长近日做客商务部网站“司局长访谈”栏目时,在回答关于“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但最近美国、欧盟相继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采取了进一步限制措施,我国当前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形势以及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怎样时”做出答复,鲁司长称:“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达到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我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18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亿人以上。今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使我国纺织业切实享受一体化的权益,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进一步完善对部分敏感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实行出口自动许可的措施。第二,继续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出口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动态监控,完善现有的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做好出口纺织品的信息引导工作。第四,支持纺织品出口结构的调整,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出口品牌建设。第五,我们要有重点地增加对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鲁司长说,纺织品是我国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对我国实现外贸顺差、增加就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既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鲁司长指出,我国纺织品出口目前既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也面临着内部的压力。首先,纺织品一体化后,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美国在4月6日开始对我棉制裤子等三种产品自行启动设限调查程序,其业界也提出对我7种纺织品的设限申请。欧盟不顾我国多次反对,于4月6日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限制措施行动指南,人为设定取消配额类别四年的增长率。4月25日欧盟又依据所谓指南对我9种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土耳其目前仍维持对我42类纺织品的进口特别限制措施。南非、厄瓜多尔等国纺织业界也向政府施压,要求对我采取限制措施。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纺织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我国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研发、技术投入不足;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随着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出现低值报关等不规范的行为。
为了实现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平稳过渡,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纺织品问题上,我们体现了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一体化后全球纺织品贸易的稳定和有序做出了我们重要的贡献。今年1月1日我们相继采取了对六大类纺织品从量加征出口关税、对部分出口至美国、欧盟、香港的纺织品实施自动出口许可管理,以及推动纺织商会、纺织工业协会、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一共出台10项措施。目前,一体化应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我为主,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确保了全球纺织品一体化的如期实施,维护了我国应享受的权益,体现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了国际社会各方的积极评价,政府和行业组织越来越认识到转变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出口品牌的重要性,在此方面共识进一步增强。国内主要纺织品出口企业也已经对行业自律形成共识,积极参与到各项应对工作中来。我相信,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能够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纺织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