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上周(5月15日-21日),国内市场涤丝行情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幕,周一(5约16日),萧山地区DTY联合报价大幅下调400元/吨,周二(5月17日),上午绍兴、宁波某大厂POY出厂价分别下降150元/吨、500元/吨,如宁波某厂100D POY出厂价降至9500元/吨,但从下午起,随着部分买家资金的介入及人为炒作,萧山某厂率先宣布POY对外售价上调500元/吨,当日实际成交价上升200元/吨,周三(5月18日)江苏盛泽、桐乡等地厂家POY出厂价上升300元/吨,周日太仓某厂积压许久的3000多吨POY丝被抢购一空,周三至周四(5月18日-19日),萧、绍地区大厂DTY出厂价虽未见上升,但购货车队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商家购货车队已排起了今年第一次出现的长龙,两日内萧山某大厂DTY销售高达3000吨,期间部分厂家甚至推出一次性购货20吨以上不卖的做法,以进一步迎造涨价氛围,殊料到了周五,各厂家普遍感到销售开始降温。周六(5月21日)江苏盛泽FDY出厂价开始下调100元/吨,到了周日(5月22日),随着国内市场PTA、PET、涤纶短纤市场报价均再度向下松动,萧、绍地区部分厂家DTY出厂价再度向下让价。
分析认为,上周涤丝行情突然向上启动虽出乎多数业内人士预料之外,但最终结局却早在多数业内人士意料之中,1、是本轮聚酯原料包括PET上涨炒作嫌疑教浓。由于前期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PTA、MEG、PET价格几乎逐日出现新低,市场销售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参与囤积的贸易商被深度套牢,再加上不到一周时间,每月一次的PET结算价和报价将要出台,而此时PET市场实际成交价与原先议定的合同价相差甚远,如不向上提价,PET生产厂家不但要产生巨额亏损,而且结算价都很难出台。2、是本轮涤丝涨价织厂未参与囤积。此轮涤丝价格上涨的发动机是POY,加弹厂家考虑到当时购买POY加工DTY销售利润比较丰厚,参与抢货尚属情理之中,但由于此前DTY、FDY市场价格下调相对其原料比较缓慢,织厂和市场商家均处在观望态势,思想上准备不足,尤其是织厂经过最近两年来涤丝市场的大起大落后,普遍显得比较理性,视订单需求而定,未参与购货囤积,据了解,本轮涤丝行情启动,除了部分贸易商跟进外,绝大多数织厂未参与囤积,更何况目前织厂即将面临传统淡季需求本身就少。
涤丝销售降温,PTA 、MEG、PET等前道原料价格再度转入下滑通道,业内人士心态又将进一步变坏,笔者担心去年出现的棉价从年初的19000元吨高位跌至5月份的16000元/吨附近后,刚企稳10天左右后,再度转入下滑行情一发不可收,直至跌至10500元/吨5年来低位后才慢慢走向稳定,终至去年经营棉花和纯棉纱的商家损失惨重,今年这种噩梦很有可能在涤丝领域重演,希业内人士尤其是市场人士提前做好准备,笔者预计,从下周起,新一轮涤丝下跌行情即将展开,商家的痛苦煎熬又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