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坯布市场小有好转,企业报价上人棉坯布价格有所上扬,专业市场上也是人棉坯布行情看好,本以为人棉坯布的放量就此打住,看来在今年启动比往年迟缓后,人棉坯布还有一段时间表现,据消费季节,要到6月上旬,接近梅雨季节。不过仅有人棉坯布的走好显然不能拉动整体布市大盘,整个专业市场成交量基本还是在回落。
最近国内纺织业的焦点无疑是特保和加税。对国内纺织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来说更是感受颇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认为,关税调整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确实比较明显,这种影响甚至大于直接恢复配额所起的作用,“配额时代还有配额市场和非配额市场之分,现在关税一调整,等于一刀切,这些产品不管出口到哪里都要增加成本。”无独有偶,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也提出,关税调整应考虑地区差异,按照出口地不同采用不同的税率标准,比如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的出口市场就很难消化这样的成本,对于出口到这些地区的企业来说很不公平。
加税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在现货市场,不少棉花企业有些按捺不住,除价格略有下调外,成交量也较前期增加,惜售心态已大有改观。在期货市场,某分析人士表示:“大家普遍有一种心理恐慌,这两天期货价格已经跌了300-400个点。关税调整的牵涉面很大,对市场实质性的影响将逐步体现,所以中短期市场并不看好,后市下探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据说纺织行业的毛利率本来有8个多百分点,但净利率仅为2.3-2.4%,现在加税后成本提高了3-6%,对很多企业来说压力显而易见。74种产品平均增加税赋为1元/件,个别品种达到了3-4元/件,而在欧美市场,中国企业平均一件衬衫只有30-40美分的利润,折合人民币约为2.4-2.5元/件,如此看来,今后国内纺织企业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特别对于是其中4个税赋高达3-4元/件的品种,此举无异于“矫枉过正”,而一些以量取胜的企业要在短期内消化增税带来的压力难度不小,利润空间、出口额萎缩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相关企业是提高销售价格以转嫁成本压力,或者是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加以化解,成了纺织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批企业势必被新一轮的洗牌所淘汰,如果人民币升值再来火上浇油,纺织企业大调整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