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针织行业的优势 (1)我国具有丰富的棉、毛、丝、麻及各种化纤原料。中国的棉花产量、加工量及化学纤维的加工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25%,均居世界第一,强大的上游原料供应及生产能力为下游的服装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我国针织服装具有纺、织、染、整、辅料、缝制加工、纺织机械配件等一系列最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整体配套能力强,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加工能力。这样的优势是其他纺织服装大国无法比拟的。
(3)我国在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上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的。政府、海关、银行、商检为纺织服装出口提供高效服务。在纺织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4)我国针织品出口企业具有高效运转、快速反应、优良服务的能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几乎任何数量、品种、品质的订单。
(5)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我国针织企业多建立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是与国际联络的重要门户,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针织行业对新产品的快速反应能力、设计能力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
(6)随着欧美日经济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也是我国针织品出口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7)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将劳动力成本始终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与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比,尽管在人工成本上不占优势,但我国工人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勤勉程度足以弥补工资上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针织企业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仍然是最有竞争力的。
我国针织行业的劣势 (1)国内针织服装业普遍存在产品开发滞后于消费需求增长的问题,在引导市场方面不足。在针织品市场中,中低档产品居多,面料品种、产品款式雷同现象较为突出。
(2)部分针织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立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动因。
(3)由于我国面料档次较低,国内高档服装面料、高附加值面料尚需从国外进口;针织产品出口一直是成衣出口多、面料出口少,贴牌加工多、自有品牌少。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服装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同种产品的价格远远低于意大利、法国等以服装品牌而著称的国家。不少服装品牌,只能在国内市场上得到承认,在国际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实力。
(4)我国针织品出口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以中低档出口产品为主,以量取胜,造成出口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竞争力低下。这种状况根本无法适应国际针织品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装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
(5)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熟悉针织品进出口贸易、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针织品出口业迅速在国际市场扩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