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必然成为纺织企业唯一的选择
由于欧美把70-90%的纺织品服装的配额拖延到今年初才放开,导致棉制品自1月份以来对欧美设限地区的出口额大幅度增长。美国为了转嫁庞大的赤字,无端挑起中美纺织品贸易磨擦。但我们要理性地看到后配额时代仅仅为我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企业间、产品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因此贸易磨擦成为后配额时代的常态,中美纺织品贸易磨擦才是一个序幕。面临这个时代,产业升级必然成为纺织企业唯一的选择。
4月份市场环境较为平静,只是因非配额棉花进口需征收“滑准税”,而推动了国内棉价上涨较快。当然也因贸易磨擦的阴影,造成釆购商不敢下单和生产企业不敢接单,对后期的生产与经营形成了很大的不硧定性。
一、棉纺生产与出口
1-4月份生产继续稳步增长,由于取消配额,1-4月份对原配额的地区出口有较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1-4月全国纱产量累计为388.6万吨,同比增长23.06%。当月的纱产量达到112.73万吨,环比增长7.5%。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河北五省继续发挥棉纺织老基地作用,再加上后起之秀浙江和福建两省,纱产量之和己占全国总产量的79%。
1-4月布累计产量为107.38亿米,同比增长20.1%。其中纯棉布的产量为56.11亿米,同比增长25.11%;混纺布的产量为22.59亿米,同比增长15.26%。
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棉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25.35%,其中纺织品出口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服装出口77.73亿美元,同比增长32.26%。三资企业累计出口4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3%,集体企业累计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0%;而国有企业累计出口为39.6亿美元,同比只有增长4.7%。
今年1-4月对非设限地区累计出口85.0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对设限地区累计出口3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5%。
1-4月棉纱线累计出口14.77万吨,同比增长0.53%,单价为2900美元/吨,同比下降8.49%。其中精梳纱累计出口4.6万吨,同比下降16.4%;单价为2800美元/吨,同比下降14.24%;普梳纱累计出口2.5万吨,同比增长2.2%,单价为2200美元/吨,同比下降15.9%。
纯棉坯布累计出口40991万米,同比增长37.4%,单价为0.64美元/米,同比下降15.8%;棉混纺坯布累计出口2189万米,同比增长30.45%。纯棉色织布累计出口30067万米,同比增长18%,单价为1.69米/米,同比增长7.64%。
1-4月棉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16.13亿美元,同比下降0.64%。4月止,进口棉纱线合计为23.92万吨,同比下降6.82%,单价为2100美元/吨,同比下降2.76%。其中棉纱进口158761吨,同比下降14.3%;其中普梳纱累计进口55278吨,同比增长22.1%,精梳纱累计进口103484吨,同比下降26.07%。纯棉坯布累计进口9929万米,同比下降6.9%,棉混纺坯布累计进口467万米,同比下降41.8%。
二、经济运行
由于受市场需求的拉动及投资热的影响,今年1-4月新增统计规模以上企业达1859户,同比增长36.54%。今年以来,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使头四个月的出口有较大的增长,拉动纱布的消费。1-4月累计产销率达97.4%,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今年1-4月销售收入为1356.08亿元,同比增长27.66%;产品销售利润为98.9亿元,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为33.76亿元,同比增长53.24%。盈利企业的盈利额有明显增加,同比增长37.12%。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同比增长2.33%,亏损额为10.45亿元。
经过不断改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正在逐步减少,1-4月的企业为400户,同比减少了25.4%。在企业数减少同时,国有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为19.3亿元。经过努力,国有企业扭亏为盈,1-4月利润总额为1408万元同比下降52%。
全国色织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在企业数不变、累计产销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今年1-4月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为101.1亿元;销售成本为86.4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38.5%,达到了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