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均 聂发辉 涂志武(江西华源江纺有限公司)
介绍了新型尼龙上销、下销的几何特点.针对上销与下销配置不当在纺纱中出现牵伸不良的现象,对两种平面宽度下销和三种钳口面宽度上销进行了优化配置纺纱试验.并通过适当调整后区牵伸倍数j胶辊表面粗糙度参数,实现了顺利纺纱,取得了较好的纺纱质量。
细纱牵伸工艺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成纱质量,现生产中细纱工序普遍采用“两大两小”牵伸工艺,其中后区牵伸倍数、胶圈钳口隔距对成纱条干、粗节、细节影响明显。但在“两大两小”牵伸工艺中.由于纺纱专件的配置、胶辊表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后区涌条,出“硬头”现象,如采取加大后区牵伸倍数和钳口隔距的办法,可以消除这一现象,但成纱条干急剧下降,粗节、细节明显增多。我们针对新型上销、下销的特点,进行优化配置与工艺调整,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1新型上销、下销的特点
上销、下销是细纱牵伸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上销的压力、胶圈张力、钳口面宽度的设计均对成纱质量影响明显,下销的几何形状和精度、与胶圈接触长度、拱形弹性层宽度及平面宽度等均对摩擦力界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我们对所用的新型上下销与传统上下销的几何尺寸进行了比较,分别见表1、表2。
尼龙上销的优点在于合理的工作角度,其关系到上胶圈中部压力的大小及稳定性,影响对纤维的控制,而上销钳口的宽度直接影响成纱条干和粗细节。DL14270型尼龙上销是DL142型尼龙上销的改进型,从使用情况看,DL14270型尼龙上销钳口面加宽,使上下胶圈钳口压力得到加强,有利于成纱条干的改善。
新型下销断面为曲面阶梯形,其最高上托点1.7 mm,使上下胶圈形成缓和的曲线通道,平面宽度减小,平面不与胶圈接触,使该处形成拱形弹性,与上销较好地配合,有利于发挥胶圈的弹性。此外,由于其拱形弹性层较传统下销加宽,与上胶圈接触面加宽,使胶圈中部压力增强,纤维变速点靠前,纤维控制加强,有利于成纱条干的改善。
2上销与下销配置对纺纱的影响
我们对两种下销、三种不同钳口面宽度的尼龙上销进行配置.经整台试纺其中出现了涌条和出“硬头”现象。上下销不同配置纺纱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上下销配置不同、胶辊表面状况不同、后区牵伸倍数不同,则纺纱情况不同。上下销配置不当不但影响成纱质量,而且不能正常纺纱。经分析,关键在于上下销配置中钳口压力面因素和胶辊表面状况,下面就钳口压力面宽度对钳口压力的影响和胶辊表面状况对握持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3钳口压力与细纱牵伸状况的关系
钳口压力直接关系到纱条的紧密度和对浮游纤维的控制,其大小与后区涌条密切相关。钳口压力过小对纤维运动控制不力,使控制力和引导力发生相对波动,导致纤维变速不稳定;钳口压力过大,则胶圈弹性下降,厚薄不匀;当须条粗细不匀通过胶圈钳口时,轻则引起钳口压力和牵伸力的剧烈波动,影响纤维稳定变速,造成条干不匀,重则引起胶圈回转不匀,甚至引起剧增而导致出“硬头”。
新型下销平面宽度只有一种,而上销钳口面宽度有三种。DL4270型尼龙上销钳口面宽度为3.5 mm、3.8 mm,其与下销平面接触面加宽,使胶圈钳口压力过大,纱条由后区进人中区胶圈握持,其运行阻力增大,产生后区涌条现象。由于前胶辊握持力强,输送至前胶辊的纱条不会产生出“硬头”现象。
4胶辊表面状况与细纱牵伸的关系
胶辊表面粗糙度及其手感状态影响胶辊握持力,要进行稳定牵伸,握持力必须大于牵伸力。后区牵伸倍数过小、胶圈钳口压力过大、粗纱捻度过大都会造成出“硬头”,而胶辊表面状况对导致出“硬头”和消除出“硬头”很明显。对于相同硬度胶辊,表面粗糙度为0.6μm~0.8μm时,在上销钳口宽度为3.5 mm、3.8 mm,新型下销平面宽度为6 mm配置下,出“硬头”现象严重,而胶辊表面粗糙度为0.9μm~1.1μm,在中区工艺配置不变条件下,纺纱正常。由此表明,胶辊表面粗糙度对握持力影响大,应注意测试与控制。
5上下销的优化配置
通过对不同钳口宽度上销和不同平面宽度下销的试纺,在消除细纱出“硬头”的前提下,不改变胶圈钳口隔距,对三种上销钳口宽度与两种下销平面宽度进行优化配置,结合纱号、纤维长度小范围地调整后区牵伸倍数,取得了较好的成纱质量。上下销优化配置纺纱情况见表4。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宽面上销与窄面下销相配置其成纱条干优于宽面上销与宽面下销相配置。且后区牵伸倍数在1.25倍时,成纱条干、粗细节明显好于1.19倍后区牵伸。宽面上销与窄面下销配置有利于缩短浮游区,使纱条变速靠前,且加大了钳口压力,工艺配置时相应地适当加大后区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要视所纺品种定,精梳品种由于纤维长、短绒少、整齐度好,后区牵伸倍数过小不利于长纤维的伸直,后区牵伸倍数过大则产生牵伸位移,使纱条解体松散,恶化牵伸。因此,适当的后区牵伸倍数既能使前区不出“硬头”,又不会破坏进入前区的纱条质量。但对于配棉差、纤维短的品种,宜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表4数据表明,纺CJ 14.5 tex纱时,后区牵伸倍数从1.19倍加大到1.25倍时,在同纺纱条件下成纱条干好,特别是粗节、细节明显改善,细纱重不匀和管间差异也有改善。
6 结束语
胶圈销子是细纱牵伸关键部件之一,新型上销、下销设计科学合理,工艺上进行合理配置,对提高成纱条干十分有利。宽面上销与窄面下销配置时,合理配置后区牵伸倍数和前胶辊表面状况,对改善成纱条干,减少粗细节效果明显。生产中应根据纺纱品种对各关键器材和牵伸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确保成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