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份都是纺织服装业最忙的时候,CHIC与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3月上演本已很热闹,而明年的3月末又将有两个展会初次在京亮相。
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中国国际纱线博览会是明年北京服装展览界的新成员。新的博览会初露水面,总会激起些涟漪。今年初针织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第一届,明年转战北京又会是什么样的新面貌?四会同时举行又有什么新效果?记者为此走访了此次针织展的三家,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
展会大套餐
四个展览明年3月31日在北京三个展览馆同时举行,可以说是主办与承办单位的一项大计划。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富荣沛很形象地说,这是一个套餐计划。
面料展会在北京展览馆,CHIC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两个新成员同时被安排在农业展览馆。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彭燕丽笑称:交通极方便。
对于新的展览会而言,是需要其他知名博览会来带动的。富荣沛对于“同期举办”解释说,面料展和CHIC 已是名气很大的展览会,参观商在来参加的同时,想了解针织产品就一定会到这里来。两大展会会起到一些带动作用。
另外,同时举办展会,对于参观商是妙不可言的,减少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一举几得的好处显而易见。富荣沛说得很形象:如果每一个礼拜举办一个,四个接连举办,参观商要看完须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人都不会保持那么好的积极性。
富荣沛强调,我们有目的性地把展会时间放在一起,做成套餐形式,最大的目的就是方便参展商和参观商。号召纺织行业总动员,这样,展会的声势和知名度都会扩大。
会聚针织品
以往的针织品是分散在两大展会中,针织专业人士想了解行业的全貌,就必须奔波于两会之间。富荣沛说今年不需要了,想知道关于针织产品的任何情况,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完全办到。
这次针织展会的参展产品大到针织服装、面料,小到袜子手套,应有尽有。彭燕丽告诉记者,此次针织、毛纺、丝绸产品在一起展出,几乎把所有针织、毛纺系列都包含进去了。原来有些产品可以分别放在服装和家纺里,这一次抽出来聚在一起,目的是要突出针织品特点。而且,专业的厂商和参观商,有利于选择与交流。
服装纺织行业细分化从而形成展会细分化,而细分化的展会更有利于展会专业化。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智介绍,准备在展会中设立专业展区。比如,开设无缝内衣专业展区,把无缝内衣产品集中起来宣传,提高人们对这一产品的认识。
“针织展一定要体现针织行业的水平和档次,并且成为企业产品推入市场的平台。”富荣沛对记者说。
企业与基地的舞台
由于是新的展会,招展工作还在一步步进行当中。三位领导都说出了共同的心愿:让更多的优势企业与产业基地在这里会聚。
桐乡濮院镇和广东东莞大朗镇是毛纺织的特色镇。彭燕丽希望这些产业集聚区能以整体形象亮相,再有优势企业的加盟,既有毛皮产品,又有针织产品,就可以带动产业的整体水平。
这也是王智所希望的。王智介绍说:如果把海宁精纺名城、绍兴杨迅桥名镇等产业基地以及其中的优势企业都请过来,统一布局来宣传一个镇或一个品牌,那么,展会、企业和基地都可以同时得到提升。
权威性和行业优势是展会的整体优势。不同的展会目的和效果也会不同。“为行业发展,为行业服务,发挥协会的职责与职能。我们历来注重买手的素质与数量。”富荣沛说。
服务一如既往
展会突然间多了两个,是一种新的尝试,每个环节都需要各就各位,服务工作要跟得上。
富荣沛介绍道:针织展与纱线展是新的展览会,所以投入会大些。工作人员对参展商从报名开始就提供信息服务,展位安排工作更要跟得上,同时对他们有宣传义务。展会当中的服务自不必说,对于两个新展会,同样重要的还有展后服务。富荣沛说,展会不追求现场订单,后期效果很重要。贸促会会及时做好评估、分析工作,把确切数据与评估结果反馈给参观商。
还有一部分国外买手,我们要让企业与国外买手直接接触,让真正的买手来。我们了解到,只面料方面国际买手已占到25%。增加国际买手,是我们在后配额时期为行业做的工作。
既做国际又做国内,一个新的展会其实已初具规模。贸促会有经验,行业协会对优势企业和发展动态很了解,所以,这三方的合作已经成为针织展专业化的资本。
3月下旬至4月初被富荣沛称为“纺织服装周”。形象点说,像一条大江,上、中、下游畅通,从纱线到面料,再到服装,面料与服装中又分出好多支流。所以,无论针织或纱线展,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夜成名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