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第十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于13号在上海落下帷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1300多家企业积极参展,参观人数超过11万人次,展览会贸易成交达到3450万美元。展览会虽然结束,但中外厂商和客户的贸易洽谈还在继续,预计在未来几天里,还将有上千万美元的贸易成交。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纺织展会之一。 通过四天的采访,记者发现本届展会呈现出如下几大特色: 1. 同一展地集中展示 前几届纺织展由于场地的限制,不得不安排在几个不同的展馆同时举行,不仅给参展商、观众带来了不便,也给我们的组织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会的效果。此次展会整体移师至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一改以往展馆分散的不利因素,而且展出面积较上届增长65%,在原有5个展馆的基础上,又新搭建了4个临时展馆。 2. 规模空前 展会组委会在国内外众多媒体上加大了对本届展会大的宣传力度,使得9个展馆的展览面积销售一空,中外展商比例达1:1,参观人数也超过了11万人次。 3. 配套活动丰富多彩 展会期间举行了“新型纺纱新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交流会暨新型纺纱第六届大型技术交流会”、“染整新技术和环保化学品研讨会”、“2003年上海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研讨会暨第二届高新技术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推广应用研讨洽谈会”、“新型服装加工设备及工艺研讨会”、“喷气喷水织机新技术研讨会暨2003年年会”等5场专题研讨会。此外,1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纺织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在展览会现场作了新产品、新技术的介绍。 4. 开设新闻中心 展会自举办以来首次开设新闻中心,及时报道展会实况,并介绍重点企业与新技术。新闻中心分成接待报到区、信息资料区、工作区、采访区、新闻发布区、休息区,免费向记者提供撰稿、采访、通讯、上网、发电子邮件、复印、休息等服务。在新闻中心内,纺织导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捷、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越明、太平洋机电集团副总裁李培忠、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明、苏拉集团销售总监Jan等企业负责人。 5. 专业观众登记: 为保证专业观众有良好的参观秩序,主办单位事先同时开通两个专业网站,接受海外及国内专业观众在网上的登记,主办单位将根据观众登记的信息,提前寄发专业观众胸卡。在现场设立专业观众通道,方便专业观众的参观。 6. 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增强 本届展会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增强参展企业知识产权的意识,保障企业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保证展览会正常有续地进行,展览会期间,主办单位在现场设立了知识产权侵权投诉中心,并邀请有关职能部门现场处理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