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中国重要的服装家纺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化纤制造基地。面对新一轮竞争,占据萧山工业半壁江山的服装家纺业,如何图变?近日,《萧山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引人关注。
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寻求合作
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萧山服装家纺优势明显,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产品出口比重低,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家纺和服装出口额在整个纺织服装业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太大;出口纺织品以涤纶长丝织物为主,价格不高,档次较低;出口国家以非洲和中东地区为主。这些都反映出萧山服装家纺业国际化程度还处于相对比较低的阶段。
服装家纺业竞争日益惨烈,市场空间狭窄,需要多途径拓宽市场,到国外寻找合作伙伴。为此,《规划》提出:萧山纺织业要开展技术合作、股份合作、市场联盟,直接在国外设点,参加国际展览和在国外举办商品、企业展示活动,打响萧山服装家纺品牌。
引导企业到中西部发展
由于受土地、人力、能源等多种因素制约,萧山本地的家纺企业要获得低成本竞争力、克服制约因素,需要鼓励已不适宜在本地发展的产品和企业向外拓展生存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也是让出更大的空间给优势企业发展的一大措施。《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内,要鼓励萧山纺织企业到中西部发展,寻求发展空间。
培育重点核心企业
培育"中国萧山聚酯集团",使之成为中国聚酯生产的化纤龙头企业。化纤行业是萧山纺织业的优势,要全面提升萧山聚酯化纤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并购重组、股份置换和投资,加快调整步伐,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航母,同时要适度发展化纤原料产业。化纤原料和聚酯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大容量化,对于规模、资金、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而本地的原料缺口非常大,需要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发展原料产业来平衡供需缺口。
针对目前一些化纤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情况,鼓励其转让部分股份,推进地区资产的优化组合。
融入全球纺织产业链
《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是萧山服装家纺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织造行业方面,企业要注意细分市场,提升市场定位。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要加强对欧美、日本市场和国内中高档市场的研究分析,重视产品开发。
对印染企业的区域分布要进行调整,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如到印尼、菲律宾、孟加拉、土耳其或南、北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利用国外丰富的人力、原材料资源和贸易自由化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同时要扩展产业链,利用萧山地区当前服装家纺业发展迅速、针织行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特点,搞好下游产业与中上游产业的衔接。利用萧山羽绒及家纺产业比较发达,同时材料和汽配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大力开发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材料。
让人欣喜的是6月10日在萧山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一个集化纤、面料、家纺、服装为一体的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应运而生,这将推动萧山区整个家纺、服装产业的繁荣,也为萧山区纺织品交易以及跨国采购提供示范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