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坯布市场继续弱市盘整。产品报价,成交量持续萎靡。今天的各大企业报价基本与昨天并无二致,各专业市场眼下也没有亮点显现,现在国内市场步入淡季,厂家,消费者都对市场兴趣不大。今天的中国坯布指数维持近期水平。国人都在关注出口形势到底如何,以及新政出台对厂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毕竟一切都要靠数字来说话。
根据中欧签订的中欧纺织品备忘录,商务部近日公布了2005-2007年输欧10类敏感纺织品出口数量安排情况。2005年6月11日至年底,中国还可以对欧盟出口套头衫68974千件,裤子104045千件,女士衬衫24761千件,这三类产品当年出口增长率为8%;可出口女连衣裙7959千件,T恤150985千件,胸衣96086千件,亚麻纱1911吨,这四类产品当年出口增长率为10%;可出口棉布26217吨,床单6451吨,桌布5521吨,年出口增长率为12.5%。
2006年除棉布、床单和桌布三类产品的增长率为12.5%外,其他7类产品的增长率均控制在10%,棉布、床单和桌布出口量分别为61948吨、15795吨和12349吨;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士衬衫、女连衣裙、胸衣出口量分别为540204千件、199704千件、348072千件、80493千件、27001千件和225692千件,亚麻纱4740吨。
2007年10类纺织品出口增幅与2006年相同,由于出口基数是以2006年为依据,在出口量上又有所不同。其中棉布、床单和桌布的出口量分别为69692吨、17770吨和13892吨;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士衬衫、女连衣裙、胸衣的出口量分别为594225千件、219674千件、382880千件、88543千件、29701千件和248261千件,亚麻纱出口将达到5214吨。
在去年底,由于对配额取消的后市普遍看好,江浙一带厂家纷纷上马纺织厂,扩大产能。盲目扩张,缺乏引导的结果就是严重的供求失衡,导致出口时争先恐后,并竞相倾轧降价,价跌量增是不争的事实,价格跌幅过半,而数量更是以几何级数猛增,终被欧美设限,之前已经有过类似的教训,但政府还是缺乏预判意识,控制不力,引导无方。现在政府在欧美的大棒下终于又回到了配额的老路,虽有T恤衫相赠,但欧美国家并不会因此网开一面,自身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调整手段无非是行政和市场两种,在现阶段,恐怕单靠市场调节,恐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总有部分企业抱着侥幸心理,非得等到受到市场的制裁才调转方向。为提升行业层次,实现行业升级,中国的纺织业并不需要如此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如何转移和调整,正是政府、行业协会考虑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