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又小了,压力又大了,纺织出口生意更不好做了!”这是近期许多纺织企业老总的感叹。
6种在美国市场份额最高的纺织品已经全部清关(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内衣、化纤制针织衬衫、化纤制裤子和棉及化纤制梭织衬衫);随后,美国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又单方面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毛制裤子设限。这为中美积极准备的第3轮纺织品磋商对话增加了困难。
欧盟出口市场也不乐观。因为本年配额用尽,中国200万件毛衫被滞留在欧盟海关之外。
国际市场阴云密布,中国人民币升值2%又使纺织业成了汇率提高的重灾区。根据有关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人民币升值2% 中国纺织出口将减少25亿美元。纺织企业正面临汇率与设限的双重压力。
在这个被迫“洗牌”的时期,有的企业消失,同样有企业能借机发展升级。
杉杉表示:有了明确的预期,人民币升值反而有利于公司的经营;绍兴纺企积极用两招应对汇率风险;无锡纺企把出口目标对准非设限国家;香港时装节南通纺企签约超1000万美元;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杉杉、鄂尔多斯等纺企纷纷投资能源项目;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凭借突出的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了世界纺织机械巨头280万美元的投资。
这就是这段时间阴云与闪电共存的中国纺织业,也许随之而来的还将是更猛烈的暴风雨,但这就是中国纺织产业升级的必经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