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欧美与中国纺织品贸易激烈摩擦之际,珠三角、长三角一带的纺织企业已悄然将纺织设备转移到东盟、南亚等地设厂或生产。广东海关统计,当地纺织机械及零件今年上半年出口合计8415.1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49.2%。
粤设备出口激增10倍
广东纺织机械及零件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现大幅回升,对巴基斯坦、印度、东盟及香港等主要市场出口增势迅猛,出口品种更为多样。
受原本今年起纺织品
配额全部取消的影响,去年以来,大量纺企曾纷纷部署加大内地投资及生产,广东纺织设备出口增长速度一度减缓,由2002年的39.4%下降到10.9%。但由于今年5月23日起,美国、欧盟接连对内地多种纺织品举起‘特保大棒’,重新对进口设限,令纺织设备出口大幅回升,到今年上半年达到49.2%,为四年来最大增幅(详见附表)。
东盟南亚成主要设厂区
企业海外设厂意图绕过欧美进口限制,是推动广东纺织机械及零件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据悉,除广东纺织厂商外,近期浙江、江苏等地业者为避开欧美‘特保’,也纷赴海外建厂。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不少纺企已经在海外设厂经年,运作成熟。他们将整个生产链条都移植到当地,仅派出管理人员,劳力也在当地招聘。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东省纺织机械及零件出口地及流向与中国企业海外设厂主要地区相一致。
东盟、印度、巴基斯坦纺织品生产成本较低且已有相当生产基础,是珠三角、长三角纺企海外设厂的主要地区,因而向这三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纺织机械及零件均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出口到最大目的地香港的纺织机械,有相当部分也流向这些地区。
政府鼓励纺企‘走出去’
由于曾经发生在内地受限后,纺企大量经香港转口并殃及香港受调查的情况。大部分已在海外设厂的企业,均不愿意向记者多谈细节,仅表示存在这种情况或考虑,并担心欧美再次启动贸易保护的大棒。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地纺企首先要转变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此,政府鼓励纺织企业积极‘走出去’,利用其他国家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优势,一方面能实现产品‘原产地’多元化,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就业,以合作促发展,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