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樵科技工业园聚集了不少纺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西樵纺织已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赵永生摄)
南方网讯明天(12月3日),“全国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现场会”将再次吸引全国纺织界的眼光。随着一次次经过精心策划的产业活动的举行,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如“西樵纺织”、“大沥铝型材”、“盐步内衣”和“金沙五金”等品牌在业界影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而在此背后,则是南海政府近年来舞动政府有形之手,力推产业升级,加快优势产业集
群作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平均20天一次“产业”盛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本月上旬,南海今年举办的较有规模的系列活动就达17个。如2月份2004年全国铝门窗幕墙年会暨新产品展销会在大沥举行,此次会议被誉为全国铝门窗幕墙业顶级盛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还授予南海“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称号。
5月份,西樵镇被确定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升级示范区”,建立起一个产业创新平台与集研发、检测认证、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配送的五大支柱体系。9月份,“首届中国内衣设计大赛”在广州举行规模盛大的决赛,有效塑造了“中国内衣名镇-盐步”区域品牌。同月,大沥街道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有色金属名镇”。10月份,“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启动系列活动,最终达成协议金额1.8亿元;几十家企业参加了“2004延边出口商品交易会暨延边。佛山-圣彼得堡贸易推介会”,收效良好。
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行业盛会,和南海优势产业相结合的区域品牌,才能让人耳熟能详。
产业集群化升级效果明显
事实证明,南海精心策划的系列产业活动造就了“多赢”效果,吸引到大批相关产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扩大了区域品牌、专业镇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企业提升品牌、质量,促进招商引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据悉,今年5月西樵镇的产业升级示范区项目启动后,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纺织企业到西樵咨询投资。目前,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已引进企业45家,总投资30.3亿元,尤其是佛山市的纺织龙头企业——佛山新纺集团的进驻,带动了一批相关联的纺纱、织造、印染、服装成衣制造等企业前来投资,形成了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效应。
不久前,南海区政府包装策划的大沥和小塘五金产业基地也迅速取得同样效果,企业回流现象明显,一些以前搬走的企业又搬了回来。据悉,近期又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企业追加在南海投资。
西樵模式需要认真总结
其实南海西樵纺织产业的升级和提升道路,也为佛山其它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目前,佛山的陶瓷、铝型材塑料、家具等一大批产业也面临同样的升级难题。总结西樵通过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的道路,常务副市长黄维郭认为有两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分析:
一是要抓策划。政府要根据佛山市专业镇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的现状、各个区域的产业分布情况,综合所有元素,提出一个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策划、推广。
二是抓好服务。围绕产业集群,为产业发展和提升提供全面的服务,切实降低企业进驻产业集群的运营成本,增加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辐射。西樵建设了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创新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贴身的服务,使这些企业竞争力迅速增强。
政府搭好了平台,还需要企业家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抓住产业升级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南海区区长李贻伟说,产业集群能将企业集中起来,形成“联合舰队”,这样参与竞争时就能心中有数、更有信心。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将形成大量企业成长的机遇。抓住了这次机遇,南海将可能迅速培育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他希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南海的企业家能与时俱进,不要小富即安,抓住产业集群带来的机遇,将企业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