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各项协议的付诸实施,中国纺织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开始显现,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纺织品出口金额134.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4%,其中化纤面料创汇2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2.85%,特别是到2005年1月1日,配额全部取消,单美国就有巨大的缺口等待中国纺织企业去争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让我国纺织业充满了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不会坐看中国纺织业横扫国际市场,我们行业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迎来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迎来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及如下:
1.限电。据悉,今年全国缺电高达2000万千瓦,其中纺织重地浙江、江苏都很严重,以江苏为例最大日缺电量达到750万千瓦以上。由于限电,对下游织造企业的生产、接单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再如盛泽地区的一些织造厂家一周能够正常生产的时间仅仅只有78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织造企业的正常生产得不到保证,一些外贸单子不敢放手去接,造成大量定单流向台湾地区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而流失的客户要再度争取回来,难度将很大。
对策:一些企业的做法值得盛泽企业借鉴,它们将下游非连续生产安排在后半夜,从而避开了用电高峰。当然,也有企业趁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更有一些企业利用这个时期,集中科研力量,加大新品的开发力度等,都不失为企业错峰让电的好招数。
2.SA8000认证。这是一个规范供应商社会行为的认证标准,据传,这是专门针对中国纺织业制定的标准,比如它规定不得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每周至少有一天休息;每周加班不得超过12个小时,并应支付额外报酬,这几点许多盛泽企业就不够标准,而德国,法国,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商已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将中国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生产企业通过SA8000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对策:虽然短期内这一标准对企业不利影响明显,但是企业只要利用得当,采取正确的对策,在长期来看也是有益的。首先,要改善纺织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管理员工的水平,这样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据美国知名运动鞋公司New Balance的报告,其在中国的合约工厂通过实施SA8000标准,工作时间减少了,生产率提高了25%。其次,要积极应用SA8000认证标准,这会产生三个效果:1企业获得SA8000认证后,可以避免客户诸多的社会责任检查,从而节省接待费用,降低成本;2 SA8000能防止客户流失,有利于扩大出口,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3 SA8000能提升企业的形象及产品品牌的声誉,使无形资产增殖。
3.配额取消后的限制措施。欧盟在世贸组织2005年配额废除前实行限制措施,他们认为中国廉价的纺织品出口将削减其他贫穷国家的出口,以为欧盟官员透露,他们将重新调整对那些小国,如老挝,柬埔寨的特惠贸易待遇来抵抗中国纺织品的进口。
对策:根据出口的现行原产地规则,企业可以将下游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一些受优待的国家,如柬埔寨等国家出口半成品,在这些国家加工后再出口其他发达国家。目前,吴江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就做的很不错,这些企业在柬埔寨,美国等设立分公司或分支机构,有效地规避了出口风险。
4.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磨擦,纺织品业特别是印染,以污染重而著称,中国企业对环境的关注又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绿色壁垒必将成为其他发达国家抵制中国纺织品的重要手段。
对策:绿色壁垒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既保护了环境,免遭国家污染惩罚,也可使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畅通无阻,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实施绿色生产包括进行绿色认证,开发绿色产品等等,另外,企业也应时刻收集国际绿色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国际绿色市场。
5.反倾销。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为了制止倾销而采取反倾销措施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反倾销措施也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由于可比价格难以确定,也由于中国好多产品确实价格低廉,造成中国很多企业连续遭遇反倾销,而有关专家认为,真正对中国反倾销的高峰将是2005年,届时,中国纺织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对策:规避反倾销的法宝是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产品越难遭遇反倾销,因为最后产品的归属问题很难解决,如盛泽一些大型企业,生产制造一条龙固然显示了企业实力,但转移一部分生产实施国际化经营也未尝不可,其次,越是技术层次高的产品,越少被反倾销,因为这些产品往往价格高,利润大,不存在反倾销的基础,而且实行错位经营后也可减少企业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