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正当国内棉纺行业规模增长逐渐放缓时,山东陵县纺织业却以高速发展的业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即将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纱线展上将有来自山东陵县的6家纺织企业集体组团参展,这也是本届纱线展上唯一的集团军。展会前夕,陵县主管产业集群的副县长孔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山东陵县纺织业起步并不早,但近年来发展却非常迅速,特别是在新型纤维的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请您介绍一下陵县在发展纺织业方面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孔毅:近几年,棉纺织行业发展形势比较严峻,传统纱线和坯布的利润空间一再减小,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新型纤维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陵县在棉纺织产业发展中及时调整方向,将重点转移到发展新型纤维产业上来。通过新上项目、改造原有企业、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等,一批新型纤维纺织企业迅速崛起。初步统计,陵县新型纤维纱线生产能力达到110万锭,产能占全国同行业的30%以上,新型纤维纺织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陵县的主导产业之一,2009年行业内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7.4亿元,利税5.4亿元,上交税金2.9亿元,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与国内其他纺织产业集群地相比,陵县在发展新型纤维纺织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呢?
孔毅:陵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是一个传统的粮棉大县。因此,陵县在发展新型纤维纺织产业方面首先具有资源优势。陵县新型纤维纺织产业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产品种类齐全,研发能力突出。陵县新型纤维纱线产品涵盖了市场上90%以上的品种,并形成了系列化、规模化。目前,陵县已经成为新型纤维纱线产品的首选地,客户到陵县采购新型纤维纱线,基本可以一次性买到所要的产品。
记者:县政府在扶持纺织行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和具体举措呢?
孔毅:为了使新型纱线产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努力打造全国新型纤维纱线生产集聚地和新产品研发基地,县政府专门成立新型纤维纺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产业政策制订、生产要素配置、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同时,陵县政府也给予企业发展诸多优惠。比如,对环评、安评达标的新上项目,在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资金协调、工商注册等方面由县新型纤维纺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办理,缩短时限、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适用设备和技术,对进口国外先进设备给予税收优惠。对技改项目投资,按新上项目政策执行,在税收、规费征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有专利技术,并且对获得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研发机构称号的企业,由县财政给予奖励。
记者:据了解,陵县政府将牵头组织6家企业集体参展3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纱线展,请您谈一谈此举的主要目的。
孔毅:目前,陵县的新型纤维纺织产业无论在产业规模、研发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市场拓展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亟须提升。在这个关键时期,就非常需要有一个平台作依托,集聚产业内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中国国际纱线展在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为陵县新型纤维纱线生产企业展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所以,我们决定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全县重点纺织企业集体参加本次展会,进一步提高陵县的新型纤维纺织产业知名度,推动“新型纱线名城”创建工作。陵县此次确定参展的6家企业是陵县恒丰纺织公司、陵县宝鼎纺织公司、陵县盛泽特色纺织有限公司、颜春纺织有限公司、陵县恒宇纺织品有限公司、山东黎明纺织有限公司。从单家企业来讲,这几家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就产业集群发展来说,陵县具有突出的区域优势,新型纤维纺织产业规模大、企业集中、产品结构合理,并且骨干企业参展意愿踊跃,这个优势则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
记者: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陵县纺织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打算?
孔毅:陵县纺织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打造全国新型纤维纱线生产集聚区和新产品研发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是要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鼓励现有企业合理扩大产能,发挥陵县新型纤维纺织产业集中、企业扎堆的优势,吸引更多同类企业向陵县聚集,力争到2012年,全县新型纤维纱线生产能力达到150万锭。二是加大企业创新研发力度,加强与新型纤维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联系,及时捕捉行业信息,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始终保持在行业前沿。抓好研发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力争2012年能够建成一个国内知名的产品研发中心,同时,要在所有骨干企业中建立新产品研发机构,实现研发人才的专职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