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得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宁经编行业中的上市公司,原先的主导产品是灯箱广告布,从2008年开始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企业新上了差别化工业丝和聚酯切片等多个项目,形成了原材料生产——经编布制造——后整理加工——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模式。2009年销售迅速上升到9.7亿元,净利润1.4亿元。
经编,作为纺织业中的一个小分支,成长性和效益却领先于整个纺织业。它的用途非常广,泳衣、沙发,汽车、飞机上的装饰面料,铁路、水库用的土工格栅、土工膜甚至连高档赛车、游艇、风力发电、人造血管都有经编复合新材料的影子。经编已经成为海宁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
海宁市委书记沈利农说,海宁通过强化规划、平台、品牌、市场、人才等建设,拉长产业链推动经编产业转型升级,2009年海宁经编产业的年产值达到了近百亿元。
品牌就是利润空间
海宁万方经编有限公司在产品上加贴专门注册的“马桥经编”区域品牌商标后,公司开发的高档汽车顶棚专用布打入广州本田等公司,出口日本的抗静电经编布每米卖到18元,高出市场一般产品10元钱,利润是普通产品的3倍以上,通过品牌创建,产品一次合格率从原来的90%提升到98.5%。
马桥经编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告诉《市场导报》记者,“马桥经编”是海宁获得的第一个省级区域名牌,现在通过分批分层推广,已经有20家企业获准使用“马桥经编”省级区域名牌,成效十分显著。
沈利农表示,近年来,海宁市以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工作为抓手,通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升经编企业的创牌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海宁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件,省著名商标36件,中国名牌6个,浙江省名牌21个。其中经编领域已拥有2个中国名牌,2件中国驰名商标,7个浙江省名牌,8件省著名商标。
技术就是市场
氨纶有纺织的“工业味精”之称,作为面料添加剂,用量仅占3%,其作用是使面料柔软而富有弹性,所以提价相对容易。看准这个机会,海宁市超达经编有限责任公司全套引进德国卡尔迈耶公司先进的高速经编生产设备60余台套,向氨纶技术攻关,拿下了很多订单。
在海宁经编行业,通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作,一大批的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核心竞争力。
沈顺年介绍说,目前海宁经编产业有一大批企业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一大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仅经编产业园区就有300多家企业具备生产1000多种经编产品能力,已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中电信产品计划项目5项,企业现在每年开发的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在50个以上,重点企业研发中心覆盖率今年将在行业内实现100%。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现在拥有各类经编及相关设备1000多台套,其中绝大部分从全球最知名的两家经编设备生产厂商——德国卡尔迈耶和德国利巴引进,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2009年,园区的经编企业仅这一年就订购了4台多轴向经编机、38台双轴向经编机和28台面料经编机共计70台套进口设备,另外还有国产经编设备126台套,技改投入达9.5亿元。
2009年,在纺织行业整体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政策,拿出1200万元资金进一步鼓励企业增加技改投入、争创名牌、加快科技创新、参与标准制定、人才引进等。
“今年我们鼓励企业的进行技改投入、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将达到1500万元,目的就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沈顺年告诉导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