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脚上穿的棕色皮鞋,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国春说:“这是我前年(2003年)到英国买的皮鞋,83英镑一双。现在我们公司已经开发这种超纤整皮,做成质量完全一样的皮鞋,价格起码可以便宜一半以上。”
他带记者走进宽敞的展示厅,那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乳白色的宽幅样品,那色泽柔和的男装、休闲装、女式套装、风衣,那款式多样的皮靴、皮鞋、拖鞋、旅游鞋、运动鞋,那空调被、床罩、床垫、靠垫、汽车坐垫、沙发、窗帘……全是超纤整皮制成的。记者一一摸过,手感柔软细腻。
“这是我们绍兴新一代纺织品,有良好的透气性,有清爽舒适的感觉。你穿我们的产品去旅游,怎么奔波它都保持最初的状态,不会起褶皱。现在纺织业面临的状况,给我们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商机,促使我们提高科技含量,掌握一流技术。”
钱国春又用遥控器打开一个个监控画面,这是用了500多万欧元从法国进口的针刺无纺生产流水线,这是织布车间,这是印染车间,这是后整理车间,这是精编车间,这是服装车间……
“董事会研究了好几次,最后下了狠心,总投资1。3亿元,开发这个超纤整皮项目。我们还用6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聘请了三位韩国专家来绍兴,负责技术这一块。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去年(2004年)销售额2。85亿元人民币,今年要翻一番。我在做梦,只愿梦想成真。”钱国春正是绍兴纺织业积极应变的一位代表人物。
1月13日、14日,记者接连在绍兴跑企业,看市场,了解纺织业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应对,企业如何应变。绍兴市委书记、市长王永昌多次到基层调研,对绍兴纺织业了如指掌。
他对记者说,纺织业是绍兴经济的“龙头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到去年(2004年)11月底,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1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56%,增长37。1%。
绍兴纺织工业已拥有从最初的纺织原料到最终的服装服饰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涵盖了聚酯、化纤、织造、染整、服装服饰、染料、纺织机械等重要的纺织领域,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已拥有“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成交量”四个全国第一。纺织品经济效益水平居全国前列,出口(不包括间接出口)占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24%,为全国纺织工业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目前绍兴纺织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重要关口,由传统纺织业向现代纺织业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外市场并举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布局相对分散向产业集聚转变。绍兴市委、市政府经多次调查研究,决定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来谋划和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打造国际纺织中心,重点在产业、规划、平台、政策、科技上抓好落实,最终落实到企业上。
最近一个时期,绍兴市对于纺织业重点在于“拓展、整合、提升”。重点推进产业拓展和市场拓展,拉长纺织产业链,由纺织面料为主向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等系列化产品拓展,由织造为主向服装等下游产业拓展,由纺织业向印染染料、纺织机械等相关产业拓展。
引导纺织品市场由摊位式经营向公司化经营拓展,由有形市场向电子商务等无形市场拓展,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努力打造先进纺织业贸易中心、研发中心、展销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重点整合园区资源,整合企业组织结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重点提升绍兴纺织业的国际化、科技化水平和知名度,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引进纺织业先进企业、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手段,加速绍兴企业与国际接轨。
“创新推动发展,网络成就梦想”,整墙面的绍兴纺织业ASP公共服务平台广告画,吸引着过路行人。记者走进绍兴轻纺科技中心,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专业从事纺织印染技术研发、纺织新材料开发、新型染整技术研发和技术中介推广、教育培训。
这里有纺织新材料研究所、面料花型设计室、纺织印染CAD/CAM研究室、纺织面料试样检测中心,这里有数码纺织品展示厅、国际流行面料展示中心,这里有120多个计算机工作站。中心办公室主任任渊硕说:“近两年来,我们为纺织印染企业和布商提供印花分色、面料分析、工艺设计等专业服务2。1万多次,为纺织产业增加效益8。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