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逊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印染业发展,提高纺织产业竞争力的议案认为,纺织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印染行业是纺织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对纤维原料、纺织、服装、装饰用布和产业用布起着重要纽带作用。广东印染布的总产量、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排全国同行的第三位和第一位。
但是,近年来,少部分地区有关部门治污不到位,使部分中小企业排污超标。同时,一些印染企业即使排污达标,由于遭到当地的投诉,尽管最后经过检验确定与排污及相关指标无关,但也使部分部门产生了“印染不要保留”看法,公开提出要发展服装业不要搞印染的说法,使相当部分企业迁移到浙江、江苏、河北、江西等地,尤其是一些高档纯棉印染企业的搬走,对提高广东省纺织产业竞争力有较大的影响。
为提高广东省纺织产业竞争力,人大代表建议:
一、制订广东省印染行业的发展规划。请环保有关部门联合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广东省印染行业的情况进行调研摸底,按生产技术水平进行分类,除了进行分类指导发展外,提出印染业全省的发展规划。
二、制订集中污水治理规划,改善投资环境。现有中山三角的高平工业区及佛山西樵在进行集中印染污水治理规划的实施,通过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对省内多个地区已形成印染企业较多的区域,在当地环境容量的许可下,应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印染污水集中治理规划,以形成优良投资环境的工业区(园)吸引国外资金或引导国外企业在新纤维、新面料、新技术以及在印染后整理、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新型纺织机械等领域进行投资,既利用国外资金,又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广东省纺织印染产品的水平。
三、各级环境部门除监督企业排污达标外,更重要的是向印染企业推介国际科学治污新技术、新工艺和推广废水资源化等新技术,帮助企业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节水节能,以起到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四、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分布的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坚决依法关闭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的企业,并禁止淘汰的落后设备向山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