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与佛山市市长梁绍棠共同拉开西樵纺织产业升级序幕。
核心提示 西樵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面料名镇、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广东省中心镇、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省城镇化建设试点镇。辖区面积176.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万人。全镇民营经济形成了纺织、陶瓷、五金、化工、电器等多元化结构。2004年全镇生产总值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经济总收入182.06亿元,增长14.8%;完成产业投资13.36亿元,增长78%,其中工业投资9.07亿元。
纺织之乡 面料名镇
西樵是著名的纺织之乡,素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之称,全镇有纺织企业1300多家,织机3多万台,其中高档织机1.5万台,形成年产各类纺织面料10亿米的生产加工能力,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和流通中心,是全国第二大纺织产业集群镇。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称号。广东西樵轻纺城拥有高档商铺3000多家,是全国四大纺织品专业市场之一,2002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大型中高级批发市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广东联络处、中国(南方)纺织面料检测中心、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南方产业研发基地等三个国家级纺织检测研发机构落户西樵。
旅游胜地 文化名镇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镇内拥有西樵山和西岸两个风景区。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文化被考古学家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曾孕育了康有为、陈启沅、黄飞鸿、詹天佑、冼玉清、黄君璧等一大批时贤俊杰。近年来,西樵以打造国内知名旅游景区为目标,打出了“南狮发源地,黄飞鸿故乡”的旅游品牌;新建了云海莲台、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黄大仙圣境园、桃花园、西岸“水国迷城”和龙涛湾动感森林水城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了“蚕桑文化”和“历史名人”旅游线路,巩固了文化游、名人名山游、宗教游特色品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全镇有宾馆、酒店20多家 (其中星级7家),娱乐设施丰富。2004年共接待游客2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亿多元。
陶瓷名镇 品牌荟萃
西樵是著名的陶瓷品牌基地,全镇现有23家陶瓷厂、130条生产线,年产各类建陶产品1.5亿平方米,产品享誉国内外。拥有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等一批品牌企业和“蒙娜丽莎”、“樵东”、“天纬”等一批名牌产品。
投资热土 创业乐园
西樵是投资的热土,镇内水陆交通便利,距广州40公里车程,距高明港、平洲港30多分钟车程,镇内有西江货运码头,水、电供应充足,通讯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西樵投入12亿多元进行以道路、桥梁、水利设施为主的基础建设,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镇内道路通车里程达270多公里。正在规划建设的珠二环、广明高速将成为西樵的交通大动脉。全镇27个村通过了省卫生村考核验收。纺织产业基地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配套完善、路网四通八达、环境美丽优雅,实现了统一供水、供气、供电,成功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仅2004年基地就引进项目15个,计划投资16.31亿元。投资企业包括佛山新纺集团、佛山金利达牛仔布有限公司、佛山黛富妮床上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纺织服装厂。
信息社会 数字西樵
以打造信息社会、数字西樵、高效政府为目标,2000年底全面建成了覆盖全镇城乡的光纤网络系统和连接镇政府机关、各村委会的政务城域网络,实现“村村通光纤,户户可上网”。先后开发应用了“农村管理信息系统”、“乡镇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系统”、“政务信息系统”、“城市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水利管理指挥系统”和“资源数码空间管理系统”等一批信息化工程,多项工程通过了省的科技成果鉴定。2002年初建成南方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利用CAD等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初步构筑了数字化西樵的雏形。镇政府政务网站连续两年被南海区评为“十佳政务网站”,2003年被佛山市评为“十佳政务网站”。

南粤名山数西樵

广东西樵轻纺城是全国四大纺织品专业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