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业内报告披露,中国的目标是提高后配额时期的全球市场份额,为了削弱其他国家(如印度)的竞争力,中国已经将其纺织品和服装价格下调20%。
印度工商联合会资深经济学家S P Sharma说,中国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价格已经下跌20%。他们似乎愿意薄利多销,而印度出口商却无法做到。这一趋势似乎继续冲击来自其他几个国家的货源,包括墨西哥、泰国、孟加拉和菲律宾。
中国近期出口数量已经证实,中国正在快速抢夺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印度纺织产业是国家最大的创汇行业,占全球纺织贸易的3%,占全球服装贸易的4%,占印度出口产品比重的19%。2003年4月-04年2月印度纺织品出口137亿美元,超过上年同期的96亿美元。
为了弥补本身的不足,Sharma提出,印度不仅要加大现代化投资,还要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建立合资企业,共同提高竞争优势。补丁式政策无助于解决纺织工业的问题,因为纺织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过去14年里,纺织工业仅仅获得5200万美元的外资,占总投入的1.3%。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合资将帮助印度和这两个国家的同行抵御来自中国的竞争。巴基斯坦的优势在原棉、化纤、家用面料和机器。孟加拉的劳动力是主要优势。孟加拉已经吸引部分印度投资者前往寻找新的机遇。
与中国不同,印度纺织工业在过去六年中的发展速度较低。当印度可能保持年增长率的时候,中国则在高速增长。据WTO预测,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提高到50%以上。由于缺乏全面的纺织行业发展政策,印度可能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