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5/3/13 20:21:00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
|
|
在漯河,纺织工业尽管发展道路曲曲折折,但已称得上一大支柱行业了。我们有生产规模达20万纱锭、产品“红杏”棉纱走俏江浙的大型纺织工业企业的漯河双龙纺织有限公司,还有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建成全省惟一的大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基地的漯河银海化纤有限公司。双龙主棉纺,银海主化纤,实为漯河纺织工业之两翼。此两翼足够大、足够硬之日,便是漯河纺织工业腾飞之时。 一 1986年建省辖市之初,市区有三家市属针织厂和一家毛巾被单厂,这几乎是当时漯河纺织工业的全部家底。在当时“轻纺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之下,纺织工业理所当然地被确定为倾力发展的主导行业之一,成为新漯河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一大着力点。1989年,全市上下寄予厚望的漯河棉纺厂建成投产。此后几年间,临颍、舞阳等县也建起大大小小的棉纺厂,全市纺织工业呈雨后春笋竞相发展之势。 前些年,在全球棉纱生产能力过剩、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阻、市场疲软和国家限产压锭的大气候下,各县(区)棉纺厂先后倒闭,漯河棉纺厂也由于市场、体制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苦苦挣扎。1998年,漯河棉纺厂在公有企业转机建制中改组成为漯河双龙纺织有限公司,经营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大大增强了自主发展和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第二年,双龙纺织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元彻底改造纺纱关键设备——梳棉除尘系统,使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该公司投入技改资金近亿元,引进堪称一流的国内外先进设备,对高档棉纱生产线进行全流程改造,生产规模由当初的5万纱锭扩大到12万纱锭,所产“红杏”棉纱在全国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誉满全国、俏销江浙的知名品牌。今年5月10日,投资达1.2亿元、建设工期仅10个月的三期扩建项目全线投产。至此,双龙纺织发展壮大成为生产规模达20万纱锭的大型纺织企业,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4000万元的经营目标。 二 作为漯河纺织工业的一翼,漯河银海化纤有限公司走过了一条颇为曲折的求生存、求发展之路。银海化纤的前身是初创于建国初期的原漯河市第一针织厂。1986年,第一针织厂第一条年产量2500吨的化纤生产线上马,企业随之更名为漯河针织化纤总厂。此后,化纤在市场导向之下成为主导产品,企业最终定名为漯河银海化纤有限公司。近几年,化纤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比棉纱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州等地数家化纤企业先后垮掉,原本相当庞大的河南化纤企业群体仅有洛阳、漯河、新乡3家化纤企业生存下来,山东莒县、安徽铜陵和湖南一些原本十分了得的化纤企业仿佛在一夜之间破产倒闭。 银海化纤一位资深负责人告知,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让化纤行业利润率低得可怜。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之后,每年生产化纤2500吨,赚400万元很轻松;现在4条生产线年产10000吨,每年赚400万元却非常艰难。银海化纤能够生存和发展,靠的是低成本扩张。5年前,该企业克服资金紧缺的困难,上新的生产线,抓住市场机遇求得发展;去年巧借东风,上“单柄纺改双柄纺”技改项目,产量翻番,收到相当于新上一条生产线的显著效益,花几十万元办成了同行花2000万元才能办成的事情。目前,银海化纤正咬紧牙关上投资7000万元、年产近5万吨化纤的国债扩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之后,银海化纤有望成为全省惟一的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基地,年产值将由目前的1亿元增至10亿元。 三 经过这些年的市场经济大潮洗礼,漯河纺织工业早已今非昔比。然而,要让漯河纺织工业在国内外市场有更大作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接近食品工业,在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双龙纺织的产品是棉纱,银海化纤的产品是化纤,都是纺织工业初级产品,远不如织成布做成衣服赚钱。我市两家纺织工业骨干企业都只纺线不织布,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纺织企业。于是,有人提出,漯河纺织工业应该搞棉纱和化纤深加工,靠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还有人进一步提出,漯河的纺织企业应该像江浙的纺织企业那样,有众多庭院织布厂为织物加工车间,走新型“公司+农户”的路子,建设一条龙式的大型纺织工业基地。 对于充满诱惑力的发展思路,双龙纺织和银海化纤的决策层反响并不热烈。双龙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付立告诉记者,棉纱深加工的确是双龙纺织的发展方向,公司2004年~2008年计划就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目前还不是上织布项目的时候,不赚钱甚至赔钱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干。如果时机成熟,年内就能上200台高速喷气织机,让双龙纺织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纺织企业。至于是否应该走所谓新型“公司+农户”的路子,郭付立认为,漯河不同于江浙。江浙沿海自宋代就开始发展纺织业,这些年到处都是高档次的庭院织布厂,所谓新型“公司+农户”的确是那里发展现代纺织业的成功经验;而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对纺织工业比较陌生,不具备建庭院织布厂的起码条件,培养足够大的庭院织布厂群体绝非易事。双龙纺织要搞棉纱深加工,恐怕只能靠自身扩大规模滚动发展。对双龙纺织来说,最切合实际、最紧迫的是进一步扩大棉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把纺纱做大做强。 银海化纤负责人告知,目前,银海化纤的原料主要来自江浙,产品也主要销往江浙,因为那里有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纺织工业的大市场。一个绍兴柯桥市场有商户几十万家,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著称于世,市场周围众多大型现代化纺织厂与之形成物流链条。工厂靠近市场,买主就在跟前,运费可忽略不记,效益可想而知。显然,我们这里并不具备这样的市场条件。要拉长产业链条求得纺织工业上大台阶,就得在市场建设上下足够大的力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漯河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变为流通优势,让漯河纺织工业大发展水到渠成。 漯河纺织工业要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支柱行业,无论如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就像漯河食品工业离不开双汇、南街两大龙头企业一样。据了解,我市县(区)有若干家规模不等的棉纺厂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其棉纱生产能力之和不会小于10万纱锭。如果能借鉴南阳组建纺织集团的经验,用目前通行的办法让这些分散的生产能力归并到双龙纺织名下,双龙纺织的生产规模就会达到30万纱锭而超过南阳纺织集团25万纱锭的规模。如何培育漯河纺织工业龙头企业?有人曾设想让双龙纺织和银海化纤通过强强联合合二为一,形成兼具棉纺、化纤二者优势的企业集团。1990年以前,市里曾让针织化纤总厂厂长兼任棉纺厂厂长,并未收到强强联合应有的预想效果,最终形成如今分而治之的局面。历史发展到今天,双龙纺织与银海化纤强强联合组建集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恐怕也不是一两句话说清道明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是,双龙纺织和银海化纤的当家人现在对此均无太大兴趣。在郭付立看来,在目前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的双重压力之下,双龙纺织首先要千方百计成为“剩”者。常言道,“胜者为王”,而对现在的纺行业来说是“剩者为王”,只有先成为能够生存下来的“剩”者,才能图谋日后更大的发展。 市政府网站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