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纺机网用户注册 找回密码 无锡站   CITME+ITMA   cantontex   shtex    纺机搜索   工博网
纺机网LOGO

纺织机械门户

 
浙江纺织产业发展趋势与目标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5/3/15 20:04:00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一、浙江纺织业发展趋势和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纺织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从1995年以后,全国纺织产业步入结构调整期,总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浙江纺织产业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近2年又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纺织产业快速增长,出口也大幅度增加,行业利润总额逐年稳步提高,从2000年开始成为仅次于江苏省的全国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02年浙江纺织业产值1348.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1.16%,纺织品服装出口108.1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8.69%。2003年浙江纺织业产值达到1750.42亿元,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136.58亿美元。

  浙江纺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主要纺织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印染布、纯化纤布、帘子布、锦纶纤维、涤纶长丝、丝和丝织品、呢绒、针棉织品、针织服装、衬衫、西服、领带、袜子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二位;服装行业有26家企业入围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服装出口占纺织工业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2%。浙江纺织产业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基地,主要有绍兴、萧山的化纤织造业,宁波、温州和杭州的服装业,诸暨、义乌的衬衫和织袜业,嵊州的领带业,象山的针织业,海宁的经编业,余杭、海宁的装饰布业等。

  (一)发展趋势分析

  1.需求趋势。从国际市场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已结束了持续三年的温和衰退状态,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增长的时期。因此,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纺织品出口将会持续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将最终取消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纺织品进口数量限制。扭曲全球纺织品贸易的配额制度将被取消,浙江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可能会有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配额取消对我国及浙江纺织企业来说是一次拓展海外市场的大好机会。但对国际纺织品市场也不能盲目乐观。种种迹象表明,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后,反倾销、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标准和社会条款将可能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的新的主要贸易壁垒。同时,消费个性化与绿色消费潮流的不断高涨,对浙江纺织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国内市场来说,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经济仍将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必将对产业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三大领域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考虑到浙江纺织品主要面向三北和西南市场,伴随政府减轻农民税负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对国内纺织品市场也会产生极大影响,有利于促进纺织品市场的较快增长。

  2.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后经贸环境逐步优化,外商投资领域扩大,进入门槛降低,中国正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势增强。配额取消后,大量外商涌入中国投资纺织和服装业,为浙江纺织业接纳国际纺织业先进生产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纺织产业转移趋势是:(1)区域分布上,配额取消后,全球纺织业重心将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2)纺织产业转移主要体现在加工、制造环节上。(3)在转移方式上,并购方式可能会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角。从国内来看,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也是不可避免的。浙江随着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纺织生产的一些环节将会失去优势,将会向省外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

  3.竞争态势。国际市场争夺激烈,发达国家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同时发展中国家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相似、产品结构雷同、主销市场一样,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竞争更加激烈。一批新兴的纺织工业国,如越南、缅甸、孟加拉国、土耳其等国加盟,它们依据自身的原料和更低的劳动力价格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纺织品市场的竞争,使发展中国家之间纺织品出口竞争格局发生竞争地位的“置换”,浙江作为先来者的优势将逐渐失去。

  配额取消也必然导致全球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分。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测,未来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将会增加到30%以上。但我们也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复杂的利益再分配,竞争将会更加残酷。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市场仍然由其跨国公司主宰,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集团控制了市场。他们有自己的品牌、设计、面料来源、技术优势、生产公司和销售渠道,委托发展中国家贴牌加工,然后再由他们经销。象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我们传统的竞争对手。还有与发达国家具有地缘优势的国家(如东欧、土耳其、墨西哥等),与我国相比它们具有地理位置和一些贸易政策优势。欧盟东扩后,随着欧盟内部零关税带来的内部贸易的增强和区外配额和高关税,我国对欧盟东扩后进入欧盟的10国出口将呈下降趋势;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在美加墨之间,逐渐形成了美国生产棉纱,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织布并成衣,再回流美国的区内循环趋势。因此,今后5-10年内,中国纺织产业虽会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亚洲同拉美特别是加勒比地区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将会加剧。

  4.技术升级态势。近几年来,浙江纺织业大力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步伐,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同行前列,服装面料的自给率也有了提高,技术升级态势比较明显。配额取消后,浙江纺织业将有机会更多更快地吸引国外的资本、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等要素,加强与各国在纺织领域中的合作,推动纺织产业升级。但是外国名牌服装产品正以每年3%的增幅抢占国内市场,上百家外国著名服装公司在我国境内展开了激烈的市场争夺。而我们的技术设备消化吸收能力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远远不够。

  (二)存在的难题

  一是劳动力成本趋高。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失去,使得产品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竞争优势有所减弱。

  二是土地、原料和能源对纺织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制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省内最适合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地理区域已经基本得到利用,适合产业规模扩大及产业转移所需的新区域空间明显不足。原料方面从本地提供的天然纤维数量上看,除了蚕茧(生丝)相对比较充足外,其他如棉、毛、麻等纤维均无法满足现有生产能力。化纤原料对外依赖严重。能源方面浙江省内基本无煤炭、石油生产,几乎100%靠外省调入或进口;电力供应紧张,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研发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开发滞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难有建树,基本停留在模仿阶段;丝绸及其相关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得不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甚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产品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纺织品服装出口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出口服装大多没有自创品牌,款式也主要根据来样加工;功能化、差别化化纤织物不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等。生产的面料在色彩和花型等方面跟不上时尚潮流,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仅55%左右。究其原因,浙江省在产品开发的五大技术环节,即纤维、纱线、织造、染整和设计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四是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使浙江省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国际上棉纺织行业精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工艺设备的占有率已分别达到50%和90%,浙江仅占20%和33%;织机无梭比率国际上已达到80%以上,我省仅38.5%,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产品国际上已超过40%,浙江仅为20%,发达国家化纤行业的涤纶直接纺技术已普遍采用,浙江直接纺比重只达60%;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水平则更加落后,导致面料的色差、色牢度较低、手感不好。

  五是专业人才欠缺,管理水平不高。接受过系统的纺织生产理论和实践的训练、熟悉WTO规则、具备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同时,职工队伍素质差且不稳定,不仅影响劳动生产率,而且造成浪费,增加了产品成本,削弱了应有的竞争优势。

  二、浙江纺织业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以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按国际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融合发展的要求构建纺织产业新体系,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为导向,以重整业务流程为手段,强化产业集群效应,优化区域合理布局,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支撑有力、结构优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的国际性先进纺织服装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国际性贸易(营销、物流)中心。

  (二)产业发展定位

  ——国际性先进纺织产业的制造基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业规模上,化纤、棉纺、针织、印染、服装、领带等生产能力保持全国领先,进入世界前茅。二是在产业组织上,以专业化协作为基础,构建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网络式”组织,推动多方联合和引导有序竞争,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服装“航空母舰”。三是在纺织产品升级换代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类、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明显提高,低水平及资源、能源占用量和环境污染大的纺织产品比重逐步减少。四是在技术装备上,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在提高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本地化能力上有所突破。

  ——先进纺织产业的研发基地。纺织产业研发基地是增强纺织产品升级换代能力和国际先进纺织技术装备本地化能力主战场,要成为产业关键技术和区域共性技术突破的主源头,成为国际性特别是跨国公司、全国性研发机构集聚地,成为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专业化发展和产学研一体化、跨区域协作和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联合方式相结合的创新基地。

  ——国际性先进纺织产品的贸易中心。一是要立足浙江已有各类纺织产品、原料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以及各类纺织服装交易会,按现

                        打印页面】【收藏此页】【 】 【关闭
 
上一篇:台湾地区纺织业2004年产值增长6.4%
 
下一篇: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相关新闻               更多>>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节能为主 环保同行 共奏绿色乐章
·以节能为宗旨 为印染行业创新型环保目标
·电脑横机产量第一 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第十二届中国(义乌)国际袜子、针织及染整机械展览
·烟台永昌精密织针有限公司
 
 最新资讯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自己的路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管理增效益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新闻排行榜              更多>>
2013中国·柯桥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
五年磨砺,广州印花展打造行业口碑
2011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展览会
行业焦点:淘汰老式生产设备
上海天佑逆势飘红成功造就体制改革
质量服务于社会 用品质超越用户的期望
杜绝拷贝 自我创新 走出克罗斯罗尔
金运激光成功登陆A股市场
以科研创新为先导 创世界一流印花品牌
以创新为先导 造国内纺机业尖端
科技为动力 创新争市场 质量保信誉
开创新型蒸纱机 造国内蒸纱行业革新
 
 图片新闻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纺纱机械 开清棉 梳棉机 精梳机 并条机 粗纱机 细纱机 纺纱机 络并捻 织造机械 剑杆织机 喷气织机 整经机 浆纱机 提花机 织带机 化纤机械 化纤成套设备 化纤通用设备 针织机械 圆纬机 横机 经编机 袜机 手套机 钩编机 非织造机械 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单机设备 非织造布生产线 纺织器材 钢领 锭子 罗拉 摇架 上销 锡林 钢筘 针布 橡胶
染整机械 染色机 印花机 蒸箱 轧车 烘燥机 印染后整理 联合机 验布机 纺机自动化 变频器 传感器 继电器 纺织仪器 纺织配件 纺纱配件 无梭织机配件 针织配件 印染配件
关于TTMN | 营销服务 | 加入TTMN | 企业建站 | 本站声明 | 关于支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TTMN刊物 | 行业看TTMN
服务热线:027-8787 4011 服务传真:027-8725 5755 工博网
24小时客服:189 7135 6279 QQ:3186169641
邮 箱:ttmn@ttmn.com 版 权:Copyright (c) 2017  纺机网 WWW.TTM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