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4年纺织工业投资增幅虽明显回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部分行业与地区间仍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投资增幅过快导致行业无序竞争加剧的风险依然存在。
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导致无序竞争的风险依然存在。化纤业投资增长49.5%,其中化纤浆泊增长68%、锦纶纤维增长76.6%、氨纶等其他纤维增长164.8%,这几类产品产能的超速增长,不仅造成原料供求紧张价格高涨,也加剧了产品间的竞争,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纺织制成品投资增幅高达71%,计划投资超过1倍,行业平均利润率比2003年下降0.25个百分点。
部分地区出现资金紧张,投资完成率较低。在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支持下,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投资明显加快,带动了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但也出现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资金筹措困难、项目建设周期延长的情况。如东北三省计划投资达到100亿元,比2003年高出近一倍。吉林、辽宁省投资增幅超过了100%。西部地区实际完成投资只占计划投资的36%,低于全行业43%的水平,其中新疆自治区计划投资9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亿元,只占计划投资的20%。
2005年纺织投资发展总体趋势
200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有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业投资将继续增长,但随着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实施和煤、电、油、运等瓶颈的制约,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
--国内外经济继续向好,有利于纺织工业投资的增长
1、国际经济形势有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2005年世界银行组织预计世界经济增速35%左右,国际贸易增长8%左右,虽低于2004年的增长率,但仍是近年增速较快的一年,纺织品服装贸易也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5年全球纺织贸易一体化的实现,使我国多年受配额限制的出口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必然带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份额的扩大;全球纺织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带动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促进我国纺织产业的调整和发展。
2、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将推动纺织发展与投资的扩大。2005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GDP预计增长8%以上;投资体制改革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相继推出,城市化、工业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使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增长;西部开发、中部崛起、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战略,将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拉动纺织投资的增长;棉花供求形势趋好,棉花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有利于我国纺织品竞争力的提高和纺织工业的发展。
--受宏观调控政策及资源紧张等因素制约,纺织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国家将继续加强以解决投资增长速度偏快,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重点把住土地、货币投放两个闸门,资金供应依然偏紧的形势将抑制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的投资行为。
2、煤电油运等资源约束在2005年内难以缓解,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主要化纤原料缺口继续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将抑制投资的快速增长。
3、前几年出于对取消配额的利好预期,相当一批企业已经完成初期的能力扩张,投资外在动能减弱。纺织投资将进一步围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附加值进行,纺织贸易摩擦的加剧促使投资更加理性,单纯扩能以量取胜的投资行为将更加谨慎。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