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是显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2002年浙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3.8%,有14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同行业10%以上,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的93%,创造市场与财富的主体是广大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产业加速转移的今天,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依靠“浙江制造”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话题:下一阶段,浙江民营企业靠什么赢天下?浙江产品竞争力如何提高?
对象: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
“土枪”抓紧“换炮”
记者:浙江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浙江制造”的逐渐打响与浙江民营经济的崛起密切相关。小五金、低压电器、服装等块状经济,无一不是靠民营企业群落支撑起来并赢得市场地位。展望未来,你们认为“浙江制造”要靠什么赢得未来?
邱继宝:打响“浙江制造”、代表“中国制造”,是每一个有雄心的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共同心愿。浙江产品要“走出去”,站在世界制造业的前沿,靠什么?靠的是掌握关键技术,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地摊货时代应该终结了!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先进性”,而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技术、装备和人才以及管理则是“先进性”的核心。市场的眼是雪亮的,先进不先进,最终得看产品卖价高了还是低了。“飞跃”自行研制出来的一台光机电一体化新型缝纫机,售价达到80多万元。为什么?因为别人生产不出来!技术在我手里。“浙江制造”真正要打响全世界,就得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做“工厂”不做“车间”
记者: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浙江民营企业经历了请“星期天工程师”到“解剖国外产品仿制”等阶段,现在掌握先进技术靠的是什么渠道?今后我们企业通过什么手段与世界同步?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可望不可及的,或者说这个过程将会相当漫长。
邱继宝:现在企业界有一句名言: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服务,四流企业卖产品。我看要综合一下才对:制订技术标准、拥有专利、服务优质、产品附加值最高的企业,才是世界一流的制造企业。现在大部分浙江民营企业还没达到拥有核心技术的阶段,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做“车间”,而不去做“工厂”。车间不需要研发能力,而工厂是需要研发能力的。“浙江制造”要想跻身世界先进制造业行列,就必须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上不惜代价地投入,没有突破,绝不回头。目前我们“飞跃”掌握先进技术的渠道有好几条: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成立缝纫机研究所,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直接聘请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来企业工作,在北京成立信息技开发中心;此外,“飞跃”还在欧洲、美国洛杉机和迈阿密、中国香港成立了分公司,不仅销售产品,还包括收集科研信息。
“装备”与生产力
记者:两位几次谈到了对先进制造业的理解,我们不妨再深入探讨一下它的内涵,除了先进技术与先进产品,是否还包括装备、人才等各种要素的“先进”?
邱继宝:在我看来,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涵十分丰富:产业规模、技术研发体系、先进的技术装备、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品、全球营销网络、高素质的人才团队等等。对于备现代化与人才高素质的重要性,我有深刻体会,投入是最大的。我们“飞跃”的新厂区项目总投资为7.5亿元,从水、电、路到厂房等所有基础设施花费1.54亿元,余下的全部投入到引进先进设备和人才上去,要让基建投资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比例达到“三七开”。只有把钱花到刀刃上,才是真正的生产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