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长假后,籽棉价格有所回落。前期一些私营棉花业主高价收购的籽棉,目前开始急冲冲的开始寻找下家。
新疆
虽然目前已到了棉花收购的高峰期,但由于其价格波动较大,与去年收购情况相比交易清淡,市场上出现棉农惜售、企业惜收和银行惜贷的局面。据各地汇总情况分析,今年新疆棉花供求预计较为平稳,棉花丰收已成定局,新疆各地区目前已陆续进入收棉高峰期,但新棉收购进度缓慢,截至9月25日,新疆供销系统收购皮棉3万吨。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去年棉花收购价格持续增高,籽棉平均价格达到6元/公斤,而今年籽棉的指导价格为4.2元/公斤(标准级),但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内定的放贷价是3.8元/公斤(标准级),这与棉农预期的价格产生差距,因此出现了棉农惜售的现象。另外,今年新疆各类棉花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棉花收购主渠道的各级棉麻公司,资金更是紧缺,只有依靠农发行的贷款解决。由于今年自治区计委的指导价与银行内定的放贷差距较大,银行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在一个较合理的价位放贷,所以今年银行惜贷也成为棉花收购的一大问题。各方对后期棉花市场的估计,既不要因担心大跌而不敢收购,也不要因幻想大涨而等待观望。只要能获得常规利润,就应快收快售,从而适应今年棉市稳中趋降的预期行情。
河南
近日河南省南阳地区新棉收购价2.5-2.6元/斤,较节前下降0.10 元/斤左右,衣分为36-39%,每提升一个衣分价格约提高0.05元/斤,当前等级仍主要为三级,个别能达到二级。由于国庆期间正值当地农忙时节,棉农交售并不十分活跃,目前当地依旧尚未进入收购高峰。
河北
国庆长假期间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对棉桃吐絮绽放极为有利。随着采摘旺季的来临,河北沧州地区棉花收购市场进入规模上市阶段。目前籽棉收购价格2.6-2.7元/斤,较节前的2.7-2.8元/斤回落0.1元/斤,平均衣分35-36%。虽然目前收购价较节前回落,但棉农的交售积极性却有所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前期价格的攀升和近期的回落相比较,预示着价格可能已到达阶段性高点,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促使棉农期望值有所降低;二是由于当地棉花面积和产量增加,棉纺企业并不急于大量采购,导致皮棉销售迟滞,加重了收购加工企业的心理压力。河北南部如邯郸、邢台地区棉花加工企业的籽棉收购价格略呈下降态势。10月7日,该地区较大型棉花加工厂家的籽棉(三级,衣分33%,水分不超过15%)收购价格在2.5元/斤左右。有个别加工企业的籽棉收购价格较高,但也不超过2.6元/斤,与国庆节前本地区的籽棉收购价格相比,下跌0.1-0.15元/斤左右。日收购量有所减少,收购局面略显冷清。从棉农的售棉心态来看,一些棉农已开始对目前的籽棉收购价认可,但售棉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多把摘下来的籽棉放在家里,期待着棉花商贩能给出比较高的收购价或后期价格可以再涨。惜售观望心理比较浓重的棉农以威县、南宫、邱县一带较多,这些地区的棉农历年都有存棉的习惯,许多棉农到目前为止一点未卖或只卖出很少一部分,这些人多数计划等到年底或明年开春再售棉。从整体上看,目前棉农家中所存棉花明显多于去年。
山东
近几日山东籽棉收购价有所回落,由前期2.8元/斤以上的高位落至2.65-2.75元/斤,衣分仍在35%左右,棉籽的价格由前期0.85元/斤落至0.75元/斤;当地三级皮棉的销售价也由前期的13000元/吨下滑200元/吨,在12700-12800元/吨。当地一家大型收购企业反映,影响收购价回落的原因并非企业的资金问题,主要是对后市的预期都不乐观。随着后期籽棉上市量的加大,预计价格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企业在目前的价位即使收不到多少棉花,也不准备“加价保量”。从皮棉12800元/吨的价位回推,加上棉籽价格回落,如果继续加价收购籽棉,企业可能无利可赚甚至亏损,市场风险较大。从农民的角度分析,目前棉花采摘量已经在50%,九成的棉花都放在农民家里;今年东营籽棉单产下降,预计在350斤左右,较去年减少50斤,由于去年棉价暴涨,今年农民多数仍抱着减产会增收的想法,迟迟不愿卖棉花。双方的相持不下让当地的籽棉收购进度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