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棉花期货上市以来郑州市场还没有棉花仓单的出现,因为棉花仓单的注册牵扯到较多的棉花专业知识,表面看注册棉花仓单非常困难,所以有些投资者甚至认为今年内地棉花能形成仓单的数量只能占到年度产量的10%以内。也许在去年内地的棉花是这种情况,但是今年棉花现货市场的生产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从流通角度来看目前影响仓单注册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批次、回潮率、重量和包布等几大块。不光是期货行业目前就连现货界的人士都觉得棉花仓单非常难以形成,归根结底这是跟以前棉花流通行业的习惯有极大的关系。我们知道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造成了国内运力比较紧张,各种货物的物流配送就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而棉花加工厂也是为了运输的方便按照车厢所能运载的重量生产皮棉,而没有按照国标生产。所以才导致了目前大家一致认为仓单注册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其实目前内地的棉花加工厂的棉花生产都已经在各地纤维检验局的指导下按照国标来生产皮棉(山东省已经组织开过会议,河北省准备尽快进行针对轧花厂的专题讲座),所以符合棉花交割标准的棉花不在少数。
按照以往的习惯内地所生产出的皮棉几乎都不可以进行交割,因为在流通行业越来注意到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物流角度考虑内地棉花的一个批次大约为150件左右或者是300件左右(小包),而且每包的质量大约在75公斤左右,也就是说包重不符合仓单要求,而且每批棉花的重量肯定不在20吨左右;同时轧花厂处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所使用的包装也不是标准仓单的包装,如果换用交易所规定的包装则每吨需要加入50元左右的成本;另外内地新花上市之后的回潮率如果要控制在10.5%以内必须要烘干设备才能实现;从这些方面看传统的棉花加工企业所生产的棉花很难达到仓单注册的标准,所以很多涉棉企业在看过交割标准之后觉得做交割很困难。
经过对交割规则的仔细研究以及和涉棉企业详细沟通之后,个人认为棉花仓单的形成重中之重在于收购加工环节,能在生产过程中把握好各项指标,则棉花的交割就不成问题。只要在收购过程中主意棉花的分批分级存放,在皮棉的加工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包布、包重、回潮率以及每批次的棉花重量,那么仓单的形成数量将会非常之多。在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制定和颁布了新的标准,山东省以纤维长度和品级为主要指标的现行棉花质量标准今后将被含有棉花纤维强度、细度等反映内在质量指标的新标准所取代。这是对原有棉花生产习惯的改进,今年山东的皮棉生产已经有部分开始按照国标生产;而且据悉河北省也将在近期举行针对轧花厂的会议,要求轧花厂按照国标来生产棉花;同时目前已经有不少现货商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仓单事宜,在山东与河北一带棉花的仓单形成数量可能会大大超出市场的想象。另外新疆棉花的生产一直都是按照国标生产,绝大部分都符合仓单注册的标准,据了解一些实力较强的棉花流通企业在十月中旬以前就能把大量的棉花从新疆运到内地。所以目前来看能形成一号棉仓单的皮棉数量非常庞大。
仓单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连接点,但是其金融属性远大于商品属性。所以仓单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就关系到期货行情的发展方向,但是从今年棉花仓单能的形成数量并不会少,所以做期现套利的投资者也会非常多。况且目前的棉花期货价格相比新花价格较高,存在着良好的套利空间,如果后期期货价格继续上涨则仓单就会大批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