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后,郑棉一改节前稳步上扬的态势,出现连续下跌,近日又跌至一个多月来的低点。节前的涨幅被连续几日的阴跌吞噬,主力合约的价格再次回到12700附近,前期形成的均线多头排列格局正在被打破。从基本面看,郑棉在近期内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
周二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最新的供求月报,该报告发布的产量预测数据远高于前期的市场预期,引发外盘大幅下跌。就报告的内容看,中国的棉花产量也被调高,高达642万吨。2004/2005年度我国植棉面积大幅增加,增幅超过10%。前期部分地区天气情况不利,令市场对产量预期有所调整,但仍普遍认为丰产局面不会改变,至于是否能够达到美国农业部报告所称的642万吨还值得怀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外盘市场认可美国农业部产需预测报告的内容而在低位徘徊,将非常有利于美棉的出口,将对国内棉价形成压力。
国庆节以来,全国大部分棉区天气情况良好,采摘工作进展顺利,但棉花收购工作进展缓慢。受去年棉花价格较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植棉成本增加和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棉农对棉价的期望值较高。与棉农期望相背离的是国庆期间国内主要产棉区籽棉的收购价格大幅下滑,有的地区收购价跌幅最大达到0.40~0.50元/斤,大部分地区跌幅达0.1~0.3元/斤,面对目前的籽棉收购价棉农惜售心理较重。
目前主要棉产区的采摘量大约达到总产量的70%以上,大规模的交售还未展开。这一方面与棉农的惜售心理有关,另一方面收购企业资金紧张、收购谨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棉价的大起大落,收棉的加工企业对未来价格走势难以判断,有一些加工企业因为担心亏损而减少或是停止收购,给新棉收购带来了不利影响。短期内棉农惜售、皮棉滞销、加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较难有改观,因此现货市场价格的压力短期内仍然存在。现货指数方面,国庆节过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跌幅超过600点。
从短期来看,节前郑棉的大幅上涨积聚了一定的调整压力,这在节后的连续大幅下滑过程中得到了释放。从基本面上看,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利多因素支持郑棉出现强力反弹。目前郑棉已跌至12700附近,该价位是前期的重要支撑位,也是近一个多月以来的低位,从保护棉农切身利益和皮棉的生产成本来看,郑棉继续下行的空间也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