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商携手经销商,加强行业自律
2004年,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现有销售模式真正有威胁的,是来自于我们的邻居日本爱丽公司。今年4月,日本最大的缝纫机专业销售公司爱丽株式会社,在上海成立菱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爱丽来中国已有12年之久, 2003年,爱丽在中国的业务达到4000万元之多。上海菱美总经理中谷胜表示,成立贸易公司后,他们会考虑利其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网络,代理中国缝纫机的海外销售。
爱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缝制机械的制造企业和经销商来说,是一个颇具“威胁”的信号,也加剧了国内激烈的竞争态势。国内的经销商与缝制设备生产厂家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行业市场营销现状与发展座谈会上,经销商和厂商集中的焦点也是如何构建新型竞合关系上。有不少制造商、经销商呼吁协会及商贸委,应充分发挥其行业的协调管理作用,致力加强经销商与制造商的相互交流、了解,采取一定的手段,制止市场的不正当的经营手法和恶性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公开曝光造假、售假的企业。提倡用提高科技含量及服务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公平竞争手法,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通宇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陶继卫说,在社会分工日益深入的今天,试图通过单打独斗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想法将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而且也未必经济。只有与渠道伙伴做到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企业才是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
在市场经济中,制造商与销售商是互相依存的。中捷近几年里为了与经销商搞好关系也是大费苦心,今年搞的服装论坛在业内被津津乐道,而在去年中捷还全国重点市场进行巡回演出 “中捷2003年精彩纷呈产品表演秀”,其中仅在常熟站新吸收113家服装企业加入中捷俱乐部,收获颇丰。而这些并不妨碍中捷在温州市场直接成立销售分公司。与部分制造商在一些市场成立专卖店一样,为了经营好终端市场,都在努力转换角色。
福建福诚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楠认为,专业人士做好专业事,赚好专业的钱,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经销商要和设备生产厂家之间应该建立起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要互相信赖,专业的设备经销商与供应厂商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身处一个买方市场的时代,中国缝纫制设备生产企业的商业信誉还需要大家努力提高,经销商如何与制造商和用户进行沟通,对铸就中国缝制机械强国的辉煌有着深远的影响。
|